太久沒貼文,但最近塑膠業的轉變太大,國外三大廠都有人事跟組織大動盪
景氣不好油價跌,大家的日子都是苦哈哈阿...
杜邦將裁員1,700人 瘦身與陶氏合併
2015-12-30 09:40
經濟日報 記者葉亭均╱即時報導
美國化工巨擘杜邦公司(DuPont)表示,明年初將在總部所在的德拉瓦州裁員約1,700人。該公司正推動與陶氏化學公司(Dow Chemical)合併。
杜邦執行長布林(Edward Breen)在致員工信函中表示:「我們原先希望等到個別通知都完成後,再公布對當地的全部影響,然而現在正處於假期季節期間。」「根據法律,我們必須在12月31 日前向德拉瓦州政府提交一份通知文件,詳細告知預期中的本地裁員計畫。」
杜邦在12月11日宣布將與陶氏化學合併的消息時,曾表示計劃將總計6.3萬名的員工數量削減10%,並節約7億美元成本。
布林表示:「(裁員)對德拉瓦州的影響將很大,反映整頓我們成本基礎的急迫需求,藉由這些措施減少公司冗員,我們得以維持競爭力。」
陶氏杜邦將合併 台灣總座先換人
2016年03月11日
【侯良儒╱台北報導】
將與杜邦進行合併的陶氏化學(Dow),昨宣布電子互連技術事業部全球總經理陳政群免兼台灣區總經理一職,遺缺由現任大中華區資深業務開發總監吳奇爵出任,人事案已於3月生效。
陳政群交棒吳奇爵
據了解,陶氏化學、杜邦若二合一,將拆成3家公司上市,分別聚焦農業、材料科學、特種產品。
市場解讀,儘管新集團的產品紛雜、須進行拆分,但業務端卻是以整合為要務;陶氏此次調整台灣地區的高階人事,可看出未來台灣將加入整個大中華區的業務體系,至於研發與製造是否連帶變動,仍有待觀察。
陳政群於2009年擔任陶氏台灣總經理,並於2012年兼任電子互連技術事業部全球總經理一職。陶氏化學表示,陳政群未來將專注電子材料全球布局。
至於新任台灣區總經理吳奇爵,已是27年「老陶氏人」,曾在新加坡、澳洲、台北等分公司,擔任業務及行銷部門主管,並於2007年赴韓,任職LG-陶氏集團總裁。2010年時,轉任陶氏大中華區資深業務開發總監,並由首爾轉調上海赴任。
與拜耳“分家” 科思創完成法人實體名稱變更
信息來源:CPRJ 中國塑料橡膠 刊登日期:2016.02.01
编辑:(程璐)
科思創(前身為拜耳材料科技)宣布其法人實體拜耳材料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正式完成更名,新的中文名稱為科思創聚合物(中國) 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為Covestro Polymers (China) Company Limited, 自2015年12月24日起正式生效。科思創已在各種場合正式啟用公司全新的中英文標識。
據介紹,該公告標誌著自2015年9月從拜耳股份有限公司分離以來,科思創已按預定時間在中國完成其所有法人實體的更名。新的法人名稱代表了這家全球領先的聚合物公司的全新雄偉遠景和精彩未來。
這一舉措也表明科思創將持續投身中國市場。儘管中國的GDP增速有所放緩,但在2015年前三個季度,科思創在中國地區的銷售額仍佔其全球總份額的15%。
“科思創致力於將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科學技術引入中國,並與中國市場共同成長。
”科思創大中華區總裁胡迪文(Steffan Huber)說。“隨著法人實體更名完成,科思創將繼續根植於中國市場,專注於本地創新和研發,滿足客戶以及價值鏈利益相關者的需求。”
據了解,未來五年,科思創將致力於最大化利用現有投資,抓住中國的市場機遇,並採用創新工藝和一流技術,探索創新模式,實現高效和可持續的生產。
“科思創的遠景簡單而宏偉——開創精彩世界。”胡迪文補充到。“為實現這一遠景,我們愿與業內同仁攜手共創行業美好未來,並為中國成為一個更具可持續性和創新性的國家做出貢獻。”
科思創在中國投資巨大。
科思創聚碳酸酯業務部門的全球總部位於上海,聚碳酸酯是一種廣泛應用於汽車、家用電器、電子等領域的關鍵原材料。科思創的亞太地區研發中心和德國境外的最大生產基地科思創上海一體化基地就位於上海,並在廣州、深圳、天津和青島設立了四家下游工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