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8 14:49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力鵬 (1447) 為提升競爭力,正積極推動去瓶頸工程計畫,可望於民國99年第一季完工,屆時力鵬企業尼龍粒日產能將由800噸提升至1,100噸,年產能可達38萬噸,將超越目前尼龍粒最大供應商巴斯夫集團,成為全球最大尼龍粒供應集團。
力鵬為支應於償還既有債務暨充實中期營運週轉所需資金,募集5年期總金額新臺幣20億元聯貸案,向土銀等聯貸,由土銀擔任主辦行,經參貸銀行超額認貸達新臺幣32億元,認貸比例達160%,最終以新臺幣25億元結案。
力鵬成立民國64年,公司產品包括紡織產業上游之尼龍粒、尼龍絲,及生產下游各式長纖布種;在後加工段則提供染整及塗佈等服務。在董事長郭紹儀領導下,力鵬擁有全世界最大及最具競爭力之尼龍單一廠區,尼龍粒日產能達800噸,從廠房規劃設計、生產銷售到客服完全由該公司自行規劃處理,已成為「聚合、紗、織、染、膠印塗佈」一貫作業廠,產品品質佳,除自創品牌力寶龍(LIBOLON)具有高知名度外,並成為全世界知名品牌紡絲機製造商TMT及BARMAG指定的試車原料廠商。
網頁
▼
2009年10月30日
法人:下游需求旺 估中石化Q4EPS 0.61元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2009年10月28日電)由於下游尼龍粒等需求旺盛,帶動上游的中石化 (1314)的乙內醯胺(CPL)和丙烯 (月青)(AN) 第3季利差擴大。法人預估,中石化第4季為今年獲利高點,單季EPS上看0.61元。
法人表示,第3季塑化產品利差普遍下滑,但中石化的CPL與AN利差逆勢擴大,主要受下游的尼龍、亞克力棉等需求持續強勁所致,每公噸絕對金額更接近歷史高檔的水準,表現遠優於其他塑化產品,第3季毛利率可望自第2季的8.5%躍升為14.02%。
值得注意的是,中石化轉投資收入均於每年2、4季認列,由於今年下半年信昌化 (4725)、高雄塑酯、志氯化學皆有不錯表現。法人估計第4季中石化共可認列轉投資收入5.38億元,約當貢獻EPS 0.27元。
另外,第4季CPL與AN報價將在油價與亞洲廠商歲修下獲支撐,毛利率雖不如第3季,仍可維持11.9%的水準;因此法人預估第4季為今年中石化獲利高點,單季EPS上看0.61元,全年EPS 1.51元。
展望明年,法人說,全球並無CPL新產能開出,再加上中國對尼龍需求隨景氣與車市持續看好,預期CPL供給依然偏緊;雖中國對尼龍6切片課徵反傾銷稅,但台廠稅率僅4%到4.2%,遠低於歐美廠商的8%到36% ,中國尼龍粒一半靠進口,台灣尼龍業者反而可逆勢搶佔部分進口缺口。
法人認為,中石化CPL原料供應將不受反傾銷的負面影響,反而在下游需求殷切下,明年毛利率可望再比今年提高,預估EPS可達1.84元。
法人表示,第3季塑化產品利差普遍下滑,但中石化的CPL與AN利差逆勢擴大,主要受下游的尼龍、亞克力棉等需求持續強勁所致,每公噸絕對金額更接近歷史高檔的水準,表現遠優於其他塑化產品,第3季毛利率可望自第2季的8.5%躍升為14.02%。
值得注意的是,中石化轉投資收入均於每年2、4季認列,由於今年下半年信昌化 (4725)、高雄塑酯、志氯化學皆有不錯表現。法人估計第4季中石化共可認列轉投資收入5.38億元,約當貢獻EPS 0.27元。
另外,第4季CPL與AN報價將在油價與亞洲廠商歲修下獲支撐,毛利率雖不如第3季,仍可維持11.9%的水準;因此法人預估第4季為今年中石化獲利高點,單季EPS上看0.61元,全年EPS 1.51元。
展望明年,法人說,全球並無CPL新產能開出,再加上中國對尼龍需求隨景氣與車市持續看好,預期CPL供給依然偏緊;雖中國對尼龍6切片課徵反傾銷稅,但台廠稅率僅4%到4.2%,遠低於歐美廠商的8%到36% ,中國尼龍粒一半靠進口,台灣尼龍業者反而可逆勢搶佔部分進口缺口。
法人認為,中石化CPL原料供應將不受反傾銷的負面影響,反而在下游需求殷切下,明年毛利率可望再比今年提高,預估EPS可達1.84元。
法人:集盛拉高尼龍粒價 今明兩年EPS1.86元
2009/10/27 12:18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2009年10月27日電)今年上半年在成功拉高售價與原料己內醯胺 (CPL)大漲帶動下,集盛 (1455) 毛利率由過去平均4%彈升至11%,法人估計尼龍粒售價不墜,今年和明年的EPS可維持約1.86元水準。
法人表示,今年上半年集盛成功提高每公噸尼龍粒售價約100美元;同時原料CPL大漲下,創造低價庫存效益,集盛毛利率由過去平均4%彈升至11%,使今年第2、3季單季EPS皆有0.6元以上水準。
展望第4季,法人認為CPL報價將在每公噸2000美元以上震盪,因此低價庫存效益將逐漸消失,不過,由於公司今年成功提高尼龍粒售價,此將為台灣尼龍粒產業中長期趨勢,預估集盛第4季毛利率仍有7.8%水準,不至於退回至過去幾年平均4%的水準。
法人指出,中國對「尼龍6」切片進行反傾銷,但相對歐美廠商被課8%到36%不等的稅率,集盛的課稅率初判約4.2%;不過,中國尼龍粒產能不足,每年仍需大量進口,光是2008年中國進口54萬噸尼龍粒,其中一半來自台灣,顯示中國依賴進口程度相當高。
相對佔中國進口量30%的歐美廠商反傾銷稅率在8%到36%不等,台灣廠商課稅較低,可望順勢搶下部份歐美廠商的市場,不受反傾銷稅影響。
法人預估,集盛明年並無擴產或去瓶頸計劃,預期出貨量增加效益有限,目前產能也早已於3月起全能開出,因此集盛尼龍粒出貨量增加有限,預估明年EPS約1.86元,與今年水準相當。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2009年10月27日電)今年上半年在成功拉高售價與原料己內醯胺 (CPL)大漲帶動下,集盛 (1455) 毛利率由過去平均4%彈升至11%,法人估計尼龍粒售價不墜,今年和明年的EPS可維持約1.86元水準。
法人表示,今年上半年集盛成功提高每公噸尼龍粒售價約100美元;同時原料CPL大漲下,創造低價庫存效益,集盛毛利率由過去平均4%彈升至11%,使今年第2、3季單季EPS皆有0.6元以上水準。
展望第4季,法人認為CPL報價將在每公噸2000美元以上震盪,因此低價庫存效益將逐漸消失,不過,由於公司今年成功提高尼龍粒售價,此將為台灣尼龍粒產業中長期趨勢,預估集盛第4季毛利率仍有7.8%水準,不至於退回至過去幾年平均4%的水準。
法人指出,中國對「尼龍6」切片進行反傾銷,但相對歐美廠商被課8%到36%不等的稅率,集盛的課稅率初判約4.2%;不過,中國尼龍粒產能不足,每年仍需大量進口,光是2008年中國進口54萬噸尼龍粒,其中一半來自台灣,顯示中國依賴進口程度相當高。
相對佔中國進口量30%的歐美廠商反傾銷稅率在8%到36%不等,台灣廠商課稅較低,可望順勢搶下部份歐美廠商的市場,不受反傾銷稅影響。
法人預估,集盛明年並無擴產或去瓶頸計劃,預期出貨量增加效益有限,目前產能也早已於3月起全能開出,因此集盛尼龍粒出貨量增加有限,預估明年EPS約1.86元,與今年水準相當。
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 )
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udi Basic Industry Corporation,簡稱SABIC,http://www.sabic.com/)成立於1976年,無論在銷售量還是產品多樣性方面,SABIC都位於世界領先的石化公司之列。是中東地區最大、盈利最多的非石油公司,也是世界第十大石化產品製造商。SABIC的總部位於沙特首都利雅得,屬上市公司,沙烏地阿拉伯政府擁有70%的股份,其餘30%由沙烏地阿拉伯以及海灣合作委員會其他成員國家的私人投資者所有。
沙烏地阿拉伯基礎工業公司分為六個戰略業務部,包括基礎化學品戰略業務部、中間體戰略業務部、聚烯烴戰略業務部、聚氯乙烯和聚酯戰略業務部、化肥戰略業務部和金屬戰略業務部。此外,SABIC還擁有四大公司部門:公司財務部、公司人力資源部、企業控制部、研究與技術部。這些部門支持著六大戰略業務部門的運作。此外,2003年還創立了一個共用服務組織,為各個營運環節提供額外的支援。SABIC在沙烏地阿拉伯的生產網路擁有17個子公司。它們大部分位於坐落在波斯灣沿岸阿拉伯灣的阿爾-朱拜爾工業城,有兩家位於紅海海岸的延布工業城,一家位於東部省城達曼。
SABIC還是巴林三家地區性公司的合作夥伴。2002年7月,公司收購了荷蘭DSM集團的石化業務,從而成立了SABIC歐洲公司(SEP)。SABIC歐洲公司擁有2300名員工,荷蘭格林和德國蓋爾森基興的兩處主要石化生產基地;於2007年5月以116億美元將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旗下美國通用塑膠業務集團收購,自此在工程塑料行業裏歷經75年之久的GE塑膠已經成為了一個歷史。
領導層
薩烏德•本•薩那延•阿爾-薩烏德親王殿下是SABIC的董事長。SABIC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穆罕默德• 阿爾-馬迪先生領導著管理團隊。公司由來自政府及私人部門的董事會監管。
公司實力
在2007年世界500強中,sabic以230.19億美元的年銷售收入排在第301位。2008年第一季度(1Q08)的利潤達到18.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6.7億美元,增長了10%。公司股利上升至0.62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0.56美元;2008年3月29日獲股東特別大會批准後,資本從66.6億美元(25億股)增至79.9億美元(30億股);公司之所以實現上述利潤增長,主要是因為提高了大部分關鍵產品的價格,並且生產能力和銷售額也分別增長了6%和4%。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穆罕默德•阿爾-馬迪表示:“儘管美國市場原料價格上漲且經濟放緩,而歐洲在某種程度上也有此趨勢,但由於有了亞洲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的推動,SABIC還是取得了利潤增長。而且,可以確信,SABIC全球業務還將繼續增長,並最終達到公司的戰略目標。”
公司歷史
現在,當SABIC回頭看時,覺得資源與技術聯合產生SABIC,極其簡單。但是,要知道,在早些時候,要在一個不發達的國家建立世界級的工業公司,所帶來的挑戰是既讓人興奮又讓人害怕的。
SABIC從蹣跚學步開始。在幾十年的時間裏,沙烏地阿拉伯的油井井頭一直白白燃燒著原油伴生氣體。20 世紀70 年代,沙特決定通過建立一個主導氣體系統(Master Gas System),把這些碳氫化合物氣體收集起來,使之作為燃料和生產有附加值的工業產品的原料。這一系統的建立需要借助一連串接近這些資源的大型工業公司。這些公司必須是出口導向型,並能夠促進沙烏地阿拉伯的下游工業多元化。
1976 年9 月,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根據皇家法令成立。20世紀70 年代末到80 年代初,阿爾—朱拜爾由阿拉伯灣沿岸的漁村轉變為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城市。朱拜爾和延布的皇家委員會進行了基礎設施的建設,SABIC 則進行基礎工業建設。
SABIC 的第一家合資公司1983 年成立,之後很快又有多家子公司成立。公司經歷了三個主要擴張階段,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公司之一。工業媒體將SABIC在20世紀80年代的崛起描述為“20 世紀最迅速和連貫的工業化進程之一。”公司在接下來的數年裏的成長也是同樣驚人的。在1985 年,SABIC年總生產能力約為620 萬噸,到1999 年底,為2500萬噸;2000年,SABIC又通過多個擴張項目新增了近1000萬噸生產能力。到 2008 年,SABIC已經成為該行業的領導者之一,形成 6000 萬噸的年生產能力。
合作的理念是SABIC的增長和業務戰略的核心部分。SABIC在世界各地同領先的工業公司建立合資合作關係,用SABIC的一部分資源交換他們的技術、對SABIC的人力資源發展和全球行銷的支持。人們經常引用SABIC在合資企業方面的成功,作為發展中國家的榜樣。 25 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一段短暫的時光。但在這些年裏,SABIC已經成長為世界領先的公司之一。
全球戰略
SABIC 在歐洲
SABIC 歐洲石化公司擁有荷蘭格林和德國蓋爾森基興兩處石化生產基地,從事聚丙烯、聚乙烯和碳氫化合物的生產、行銷和銷售。他們每年銷售大約 260 萬噸聚合物,主要銷往歐洲。 SABIC 歐洲石化公司有大約 2300 名員工。
SABIC 在亞太
SABIC 亞太私人有限公司 (SAPPL) 總部設在新加坡,負責 SABIC 在亞洲的銷售和行銷活動。 2002 年, SABIC 亞太公司進行了重組,以提升資訊交流水準和生產營運效率,消除重疊機構,並在香港、日本和韓國、中國以及菲律賓的各分支機搆之間分享公共資源。
SABIC 在美洲
SABIC 美洲公司是獨立的、由 SABIC 全資所有的美國子公司。 SABIC 在德克薩斯州的休斯頓有 123 名員工,從事銷售和行銷、商業發展和研究及技術業務。 SABIC 美洲公司的 SABIC 技術中心成立於 1997 年年底。
沙烏地阿拉伯基礎工業公司分為六個戰略業務部,包括基礎化學品戰略業務部、中間體戰略業務部、聚烯烴戰略業務部、聚氯乙烯和聚酯戰略業務部、化肥戰略業務部和金屬戰略業務部。此外,SABIC還擁有四大公司部門:公司財務部、公司人力資源部、企業控制部、研究與技術部。這些部門支持著六大戰略業務部門的運作。此外,2003年還創立了一個共用服務組織,為各個營運環節提供額外的支援。SABIC在沙烏地阿拉伯的生產網路擁有17個子公司。它們大部分位於坐落在波斯灣沿岸阿拉伯灣的阿爾-朱拜爾工業城,有兩家位於紅海海岸的延布工業城,一家位於東部省城達曼。
SABIC還是巴林三家地區性公司的合作夥伴。2002年7月,公司收購了荷蘭DSM集團的石化業務,從而成立了SABIC歐洲公司(SEP)。SABIC歐洲公司擁有2300名員工,荷蘭格林和德國蓋爾森基興的兩處主要石化生產基地;於2007年5月以116億美元將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旗下美國通用塑膠業務集團收購,自此在工程塑料行業裏歷經75年之久的GE塑膠已經成為了一個歷史。
領導層
薩烏德•本•薩那延•阿爾-薩烏德親王殿下是SABIC的董事長。SABIC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穆罕默德• 阿爾-馬迪先生領導著管理團隊。公司由來自政府及私人部門的董事會監管。
公司實力
在2007年世界500強中,sabic以230.19億美元的年銷售收入排在第301位。2008年第一季度(1Q08)的利潤達到18.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6.7億美元,增長了10%。公司股利上升至0.62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0.56美元;2008年3月29日獲股東特別大會批准後,資本從66.6億美元(25億股)增至79.9億美元(30億股);公司之所以實現上述利潤增長,主要是因為提高了大部分關鍵產品的價格,並且生產能力和銷售額也分別增長了6%和4%。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穆罕默德•阿爾-馬迪表示:“儘管美國市場原料價格上漲且經濟放緩,而歐洲在某種程度上也有此趨勢,但由於有了亞洲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的推動,SABIC還是取得了利潤增長。而且,可以確信,SABIC全球業務還將繼續增長,並最終達到公司的戰略目標。”
公司歷史
現在,當SABIC回頭看時,覺得資源與技術聯合產生SABIC,極其簡單。但是,要知道,在早些時候,要在一個不發達的國家建立世界級的工業公司,所帶來的挑戰是既讓人興奮又讓人害怕的。
SABIC從蹣跚學步開始。在幾十年的時間裏,沙烏地阿拉伯的油井井頭一直白白燃燒著原油伴生氣體。20 世紀70 年代,沙特決定通過建立一個主導氣體系統(Master Gas System),把這些碳氫化合物氣體收集起來,使之作為燃料和生產有附加值的工業產品的原料。這一系統的建立需要借助一連串接近這些資源的大型工業公司。這些公司必須是出口導向型,並能夠促進沙烏地阿拉伯的下游工業多元化。
1976 年9 月,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根據皇家法令成立。20世紀70 年代末到80 年代初,阿爾—朱拜爾由阿拉伯灣沿岸的漁村轉變為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城市。朱拜爾和延布的皇家委員會進行了基礎設施的建設,SABIC 則進行基礎工業建設。
SABIC 的第一家合資公司1983 年成立,之後很快又有多家子公司成立。公司經歷了三個主要擴張階段,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公司之一。工業媒體將SABIC在20世紀80年代的崛起描述為“20 世紀最迅速和連貫的工業化進程之一。”公司在接下來的數年裏的成長也是同樣驚人的。在1985 年,SABIC年總生產能力約為620 萬噸,到1999 年底,為2500萬噸;2000年,SABIC又通過多個擴張項目新增了近1000萬噸生產能力。到 2008 年,SABIC已經成為該行業的領導者之一,形成 6000 萬噸的年生產能力。
合作的理念是SABIC的增長和業務戰略的核心部分。SABIC在世界各地同領先的工業公司建立合資合作關係,用SABIC的一部分資源交換他們的技術、對SABIC的人力資源發展和全球行銷的支持。人們經常引用SABIC在合資企業方面的成功,作為發展中國家的榜樣。 25 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一段短暫的時光。但在這些年裏,SABIC已經成長為世界領先的公司之一。
全球戰略
SABIC 在歐洲
SABIC 歐洲石化公司擁有荷蘭格林和德國蓋爾森基興兩處石化生產基地,從事聚丙烯、聚乙烯和碳氫化合物的生產、行銷和銷售。他們每年銷售大約 260 萬噸聚合物,主要銷往歐洲。 SABIC 歐洲石化公司有大約 2300 名員工。
SABIC 在亞太
SABIC 亞太私人有限公司 (SAPPL) 總部設在新加坡,負責 SABIC 在亞洲的銷售和行銷活動。 2002 年, SABIC 亞太公司進行了重組,以提升資訊交流水準和生產營運效率,消除重疊機構,並在香港、日本和韓國、中國以及菲律賓的各分支機搆之間分享公共資源。
SABIC 在美洲
SABIC 美洲公司是獨立的、由 SABIC 全資所有的美國子公司。 SABIC 在德克薩斯州的休斯頓有 123 名員工,從事銷售和行銷、商業發展和研究及技術業務。 SABIC 美洲公司的 SABIC 技術中心成立於 1997 年年底。
2009年10月25日
ECFA加速簽訂有望 五大泛用樹脂 爭取優先開放
兩岸即將啟動ECFA協商,塑膠原料公會理事長、台化總經理洪福源表示,已將建議方案提報經濟部工業局,五大泛用樹脂均為爭取優先開放免除關稅之項目。據悉,石化公會也將丙烯、EG、SM、CPL、EDC及AN等上游原料,列入首波爭取開放名單。
目前東協六國與中國已有近10項石化基本原料互享零關稅政策,包括丙烯、丁二烯、對二甲苯、氯乙烯單體、正丁醇、酚、丙酮等,但台灣進口到中國卻有1%至8.5%稅率;其中,丙烯進口到中國關稅僅1%,五大泛用樹脂關稅約5%、6%。
塑化廠商表示,國內塑化產品銷售大陸約佔台灣外銷50%至80%之多,不盡早簽定ECFA,反讓韓、日廠商搶先與中國享有
石化產品關稅互免,待日韓低價搶攻後,不僅損失逾30多億元關稅,更錯失中國市場耕耘契機。
洪福源指出,原則上,希望能比照中國與東協關稅互免的進度,初期將五大泛用樹脂及丙烯、SM等塑化原料產品列入免關稅名單。
(工商時報20091006)
目前東協六國與中國已有近10項石化基本原料互享零關稅政策,包括丙烯、丁二烯、對二甲苯、氯乙烯單體、正丁醇、酚、丙酮等,但台灣進口到中國卻有1%至8.5%稅率;其中,丙烯進口到中國關稅僅1%,五大泛用樹脂關稅約5%、6%。
塑化廠商表示,國內塑化產品銷售大陸約佔台灣外銷50%至80%之多,不盡早簽定ECFA,反讓韓、日廠商搶先與中國享有
石化產品關稅互免,待日韓低價搶攻後,不僅損失逾30多億元關稅,更錯失中國市場耕耘契機。
洪福源指出,原則上,希望能比照中國與東協關稅互免的進度,初期將五大泛用樹脂及丙烯、SM等塑化原料產品列入免關稅名單。
(工商時報20091006)
2009年10月23日
改性PP 介紹
彈性體增韌塑膠體系,是以彈性體為分散相以塑膠為連續相的兩相共混體系。塑膠連續相又稱為塑膠基體。彈性體可以是橡膠也可以是熱塑性彈性體,如EPR、EPDM、BR、POE、SBS等。早期的塑膠增韌體系主要採用橡膠作為增韌劑,故稱為橡膠增韌塑膠體系。20世紀80年代以來,除繼續採用橡膠作為增韌劑外,以各種熱塑性彈性體作為增韌劑的塑膠增韌體系也獲得廣泛的應用
1 乙丙橡膠(EPR)改性PP
為了改善PP的抗沖性能,人們很早就採用橡膠與PP共混。由於EPR與PP相容性良好,所以成為增韌PP中最常用的橡膠品種。用EPR與PP共混可以改善PP的衝擊強度、低溫脆性。當EPR含量為20%時,PP/EPR共混物的缺口衝擊強度比純PP高10倍,脆化溫度比純PP下降4倍之多。
2 三元乙丙橡膠(EPDM)改性PP
EPDM對PP的增韌與EPR相似,隨著EPDM含量的增加,體系衝擊強度有較大的提高。當EPDM含量為20%時,PP/EPDM共混物的缺口衝擊強度比純PP高4倍左右,耐低溫性能有所改善。
3 PP/BR共混體系
順丁橡膠(BR)具有高彈性、良好的低溫性能(玻璃化溫度為-110℃左右)和耐磨性、耐撓曲性等優良特性。而且它的容度參數與PP相近,實踐證明,它們的相容性較好,增韌效果明顯。以國產容體指數0.4到0.8g/10min的聚丙烯粉料和國產門尼粘度44的順丁橡膠按100;15(品質比)共混,所得PP/BR共混物的常溫衝擊強度比純PP高6倍,脆化溫度下降4倍。同時該共混物比PP、PP/LDPE、PP/EVA等的擠出膨脹比都小,成型後尺寸穩定性較好。
4 PP/SBS 共混體系
SBS 具有高彈性、耐低溫性等特點,同時它兼具有硫化橡膠和熱塑性的優良性能 。研究表明,PP/SBS體系的衝擊強度、斷裂伸長率隨著SBS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步提高,SBS含量在10到15份時,共混物的綜合力學性能最佳。
5 PP/POE共混體系
聚烯烴彈性體POE是一種飽和的乙烯-辛烯共混物,是通過乙烯、辛烯的原位聚合技術生產的。POE具有非常窄的分子量分佈和一定的結晶度。其結構中結晶的乙烯鏈節作為物理交聯點承受載荷,非晶的乙烯和辛烯長鏈貢獻彈性,與EPR、EPDM、SBS相比對PP的增韌效果更為顯著,在汽車保險杠、擋板等部件上得到普遍的應用。當POE的百分含量超過15%時,對PP的增韌效果明顯提高,且共混體系的模量下降較少。另外,POE對高流動性的PP仍具有良好的增韌效果,而EPDM、EPR對MI超過15g/min的PP沒有明顯的增韌效果。
改性PP獲得良好的衝擊性能,除了橡膠類作為改性劑外,還可採用塑膠類,如HDPE、LDPE、PVC、PA等作為PP的增韌改性劑也可獲得良好的效果
1 乙丙橡膠(EPR)改性PP
為了改善PP的抗沖性能,人們很早就採用橡膠與PP共混。由於EPR與PP相容性良好,所以成為增韌PP中最常用的橡膠品種。用EPR與PP共混可以改善PP的衝擊強度、低溫脆性。當EPR含量為20%時,PP/EPR共混物的缺口衝擊強度比純PP高10倍,脆化溫度比純PP下降4倍之多。
2 三元乙丙橡膠(EPDM)改性PP
EPDM對PP的增韌與EPR相似,隨著EPDM含量的增加,體系衝擊強度有較大的提高。當EPDM含量為20%時,PP/EPDM共混物的缺口衝擊強度比純PP高4倍左右,耐低溫性能有所改善。
3 PP/BR共混體系
順丁橡膠(BR)具有高彈性、良好的低溫性能(玻璃化溫度為-110℃左右)和耐磨性、耐撓曲性等優良特性。而且它的容度參數與PP相近,實踐證明,它們的相容性較好,增韌效果明顯。以國產容體指數0.4到0.8g/10min的聚丙烯粉料和國產門尼粘度44的順丁橡膠按100;15(品質比)共混,所得PP/BR共混物的常溫衝擊強度比純PP高6倍,脆化溫度下降4倍。同時該共混物比PP、PP/LDPE、PP/EVA等的擠出膨脹比都小,成型後尺寸穩定性較好。
4 PP/SBS 共混體系
SBS 具有高彈性、耐低溫性等特點,同時它兼具有硫化橡膠和熱塑性的優良性能 。研究表明,PP/SBS體系的衝擊強度、斷裂伸長率隨著SBS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步提高,SBS含量在10到15份時,共混物的綜合力學性能最佳。
5 PP/POE共混體系
聚烯烴彈性體POE是一種飽和的乙烯-辛烯共混物,是通過乙烯、辛烯的原位聚合技術生產的。POE具有非常窄的分子量分佈和一定的結晶度。其結構中結晶的乙烯鏈節作為物理交聯點承受載荷,非晶的乙烯和辛烯長鏈貢獻彈性,與EPR、EPDM、SBS相比對PP的增韌效果更為顯著,在汽車保險杠、擋板等部件上得到普遍的應用。當POE的百分含量超過15%時,對PP的增韌效果明顯提高,且共混體系的模量下降較少。另外,POE對高流動性的PP仍具有良好的增韌效果,而EPDM、EPR對MI超過15g/min的PP沒有明顯的增韌效果。
改性PP獲得良好的衝擊性能,除了橡膠類作為改性劑外,還可採用塑膠類,如HDPE、LDPE、PVC、PA等作為PP的增韌改性劑也可獲得良好的效果
ECFA非正式諮商 大陸延期
【經濟日報╱記者陳秀蘭/台北報導】
2009.10.18 02:43 am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原本在本周二展開非正式技術諮商,但據國內資深石化業界人士昨(17)日透露,大陸方面已延期,最快在10月底、11月初舉行。
相關人士透露,經濟部國貿局長黃志鵬原擬周二(20)日率團赴北京,與大陸商務部台港澳司長唐煒展開ECFA非正式技術性諮商,就洽簽早期收割項目,提早降稅的產品清單交換意見。但據了解,大陸再度推遲,雙方將無法在本周展開。
早前赴北京參加大陸「十一國慶」的某石化大老指出,大陸對10月進入ECFA非正式技術性諮商,就他了解,受到熱比婭電影及達賴來台影響,大陸態度轉趨不積極。
據了解,以智庫身分與唐煒進行非正式技術諮商的我方談判代表黃志鵬,上周曾積極向大陸敲定20日展開諮商的行程,不過,相關官員昨天證實,本周二難以成行。
台灣區石化公會相關成員也指出,經濟部已同意將石化產品納入兩岸ECFA提前收割項目清單內,但大陸三大石油公司對台灣那些石化產品納入ECFA,仍未與我方業者達成共識,未來有那些石化產品可以享有零關稅優惠,變數仍大。
據智庫初步研擬的該項清單,建議優先列入兩岸石化產品互免關稅清單,主要是以海關進口稅則第29章及第30章的六位碼的石化產品為主,估計項目超過上百項,其中也包括台灣銷往大陸的石化產品,遭大陸指控涉反傾銷產品。
像聚氯乙烯(PVC)、苯酚、乙醇胺、尼龍絲與尼龍加工絲等,都是國內石化出口大宗,但大陸對苯酚課徵反傾銷稅,幾乎讓台灣長春及台化受創嚴重;大陸最近延長PVC反傾銷落日條款,也影響台塑、華夏等業者,這部分諮商也攸關未來國內石化業受惠程度。
【2009/10/1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09.10.18 02:43 am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原本在本周二展開非正式技術諮商,但據國內資深石化業界人士昨(17)日透露,大陸方面已延期,最快在10月底、11月初舉行。
相關人士透露,經濟部國貿局長黃志鵬原擬周二(20)日率團赴北京,與大陸商務部台港澳司長唐煒展開ECFA非正式技術性諮商,就洽簽早期收割項目,提早降稅的產品清單交換意見。但據了解,大陸再度推遲,雙方將無法在本周展開。
早前赴北京參加大陸「十一國慶」的某石化大老指出,大陸對10月進入ECFA非正式技術性諮商,就他了解,受到熱比婭電影及達賴來台影響,大陸態度轉趨不積極。
據了解,以智庫身分與唐煒進行非正式技術諮商的我方談判代表黃志鵬,上周曾積極向大陸敲定20日展開諮商的行程,不過,相關官員昨天證實,本周二難以成行。
台灣區石化公會相關成員也指出,經濟部已同意將石化產品納入兩岸ECFA提前收割項目清單內,但大陸三大石油公司對台灣那些石化產品納入ECFA,仍未與我方業者達成共識,未來有那些石化產品可以享有零關稅優惠,變數仍大。
據智庫初步研擬的該項清單,建議優先列入兩岸石化產品互免關稅清單,主要是以海關進口稅則第29章及第30章的六位碼的石化產品為主,估計項目超過上百項,其中也包括台灣銷往大陸的石化產品,遭大陸指控涉反傾銷產品。
像聚氯乙烯(PVC)、苯酚、乙醇胺、尼龍絲與尼龍加工絲等,都是國內石化出口大宗,但大陸對苯酚課徵反傾銷稅,幾乎讓台灣長春及台化受創嚴重;大陸最近延長PVC反傾銷落日條款,也影響台塑、華夏等業者,這部分諮商也攸關未來國內石化業受惠程度。
【2009/10/1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台灣尼龍重押大陸市場 風險高
【經濟日報╱記者/劉芳妙】
2009.10.20 03:44 am
台灣尼龍廠佳訊頻傳,除了中國大陸初判稅率報佳音外,兩岸未來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台灣尼龍廠挾零關稅優勢,進入大陸市場將如虎添翼。
但台灣尼龍業過度依賴大陸市場的結果,整整半年時間,台灣尼龍廠的心情如洗三溫暖,印證尼龍這市場,成也大陸,敗也大陸,更足以說明大陸市場風險與商機並存。
大陸近兩年尼龍聚合新增產能將逐漸開出,除了福建地區的力恆一套日產能200噸的設備已於8月開出,明年中,溫州的華建預計也有一套100噸的產能新加入市場。新產能效應,引起台灣廠家高度關注。
相較於聚酯產品,由於尼龍的跨入門檻技術難度高、資金龐大,台灣化纖廠力鵬及集盛在1997年金融風暴後,轉戰尼龍市場,經過長時間耕耘,以品牌、品質及成本優勢,逐漸與大陸市場競爭區隔。
相較之下,近年來大陸尼龍擴充產能仍集中在下游尼龍抽紗,上游尼龍聚合擴充能量有限,大陸主要尼龍一貫廠廣東新會美達及宏福等開出的產品,無法滿足當地下游需求,轉而對台灣尼龍一貫廠力鵬、集盛進口尼龍切片。
大陸紡織廠在長期依賴進口尼龍粒後,決定積極朝上游聚合廠挑戰,近兩年將是大陸新增產能的高峰期。
大陸對進口尼龍粒反傾銷初判的結果,高關稅的壁壘,讓台灣尼龍廠更進一步拉開和歐美、俄羅斯等外敵的競爭拉距,但台灣尼龍產業長期發展「頭重腳輕」,一貫化產銷供應鏈崩解,上游尼龍粒與下游尼龍絲產能差距過大,讓尼龍粒只能依賴外銷出口,外銷又孤注一擲於大陸市場,廠商若不積極分散市場,雖然過了反傾銷這一關,但還是要擔心下一次大陸出招。
【2009/10/20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09.10.20 03:44 am
台灣尼龍廠佳訊頻傳,除了中國大陸初判稅率報佳音外,兩岸未來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台灣尼龍廠挾零關稅優勢,進入大陸市場將如虎添翼。
但台灣尼龍業過度依賴大陸市場的結果,整整半年時間,台灣尼龍廠的心情如洗三溫暖,印證尼龍這市場,成也大陸,敗也大陸,更足以說明大陸市場風險與商機並存。
大陸近兩年尼龍聚合新增產能將逐漸開出,除了福建地區的力恆一套日產能200噸的設備已於8月開出,明年中,溫州的華建預計也有一套100噸的產能新加入市場。新產能效應,引起台灣廠家高度關注。
相較於聚酯產品,由於尼龍的跨入門檻技術難度高、資金龐大,台灣化纖廠力鵬及集盛在1997年金融風暴後,轉戰尼龍市場,經過長時間耕耘,以品牌、品質及成本優勢,逐漸與大陸市場競爭區隔。
相較之下,近年來大陸尼龍擴充產能仍集中在下游尼龍抽紗,上游尼龍聚合擴充能量有限,大陸主要尼龍一貫廠廣東新會美達及宏福等開出的產品,無法滿足當地下游需求,轉而對台灣尼龍一貫廠力鵬、集盛進口尼龍切片。
大陸紡織廠在長期依賴進口尼龍粒後,決定積極朝上游聚合廠挑戰,近兩年將是大陸新增產能的高峰期。
大陸對進口尼龍粒反傾銷初判的結果,高關稅的壁壘,讓台灣尼龍廠更進一步拉開和歐美、俄羅斯等外敵的競爭拉距,但台灣尼龍產業長期發展「頭重腳輕」,一貫化產銷供應鏈崩解,上游尼龍粒與下游尼龍絲產能差距過大,讓尼龍粒只能依賴外銷出口,外銷又孤注一擲於大陸市場,廠商若不積極分散市場,雖然過了反傾銷這一關,但還是要擔心下一次大陸出招。
【2009/10/20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全球石化業龍頭SABIC第3季純益年減50%
2009/10/19 08:10
http://www.funddj.com/KMDJ/Report/ReportHome.aspx
精實新聞 2009-10-19 08:10:29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全球石化業巨擘沙烏地阿拉伯基礎工業公司(SABIC)18日公佈,受到全球景氣下滑導致石化產品需求大減的衝擊,2009年第3季(7-9月)純益年減50%至36億里亞爾(SAR);今年前9個月SABIC整體產量年增4%至4,400萬噸。根據彭博社的調查,分析師原先預期SABIC第3季純益將達23.1億里亞爾。36億里亞爾大約相當於9.60億美元。
SABIC於1976年由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創立,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石化公司,主要產品包括乙烯、鋼材、尿素、氨水等。SABIC 09年第1季淨損9.74億里亞爾,為2001年以來首度出現季度虧損;第2季純益為18.1億里亞爾。
http://www.funddj.com/KMDJ/Report/ReportHome.aspx
精實新聞 2009-10-19 08:10:29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全球石化業巨擘沙烏地阿拉伯基礎工業公司(SABIC)18日公佈,受到全球景氣下滑導致石化產品需求大減的衝擊,2009年第3季(7-9月)純益年減50%至36億里亞爾(SAR);今年前9個月SABIC整體產量年增4%至4,400萬噸。根據彭博社的調查,分析師原先預期SABIC第3季純益將達23.1億里亞爾。36億里亞爾大約相當於9.60億美元。
SABIC於1976年由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創立,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石化公司,主要產品包括乙烯、鋼材、尿素、氨水等。SABIC 09年第1季淨損9.74億里亞爾,為2001年以來首度出現季度虧損;第2季純益為18.1億里亞爾。
2009年10月22日
大陸延長反傾銷調查
【經濟日報╱記者陳秀蘭/台北報導】
2009.09.25 03:44 am
大陸商務部昨(24)日決定延長對沙烏地阿拉伯和台灣地區的進口1,4-丁二醇(1,4-butanediol)反傾銷案的調查期限,延長三個月,南亞、大連化等國內主要丁二醇廠商均受影響。
大陸延長反傾銷調查,國內廠商擔心大陸貿易保護主義正悄悄抬頭。兩岸正積極爭取洽簽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將石化產品納入兩岸早期收穫互免關稅項目內。大連化工及南亞均擔心,即使順利簽訂ECFA,兩岸對石化產品互免關稅,但是若不排除反傾銷,大陸動輒祭出反傾銷,石化業者依舊受惠有限。
據了解,由於大陸延長丁二醇的反傾銷調查期限至今年12月15日止,延長三個月,等於現行國內業者被課徵9.3%至 31.6%不等保證金將再持續。
國內主要的1,4-丁二醇製造廠商有大連化工、南亞及台泥化工,其中,大連化工是國內最大的1,4丁二醇製造廠商,年產量22萬公噸,其次是南亞,有10萬公噸,台泥化工則有3萬公噸。
大陸商務部去年9月受理大陸廠商控告包括自台灣及沙國進口丁二醇廠商,對大陸業者造成產業損害,今年5月7日大陸初步裁定產業損害,台灣廠商被課徵保證稅率,大連化工及台泥化工是9.3%,南亞是11.3%,其他台灣廠商則是31.6%。
大連化及南亞相關主管指出,大連化工及南亞生產的1,4-丁二醇,主要都是供在大陸設廠關係企業使用,外售量相當少,並不會對大陸廠商造成損害,對大陸裁定涉及傾銷,他們希望有平反機會。
1,4-丁二醇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和精細化工原料,可用於生產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PBT工程塑膠廣泛用於汽車及彈性纖維。最近大陸汽車銷售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汽車銷售市場;大陸也是全球的最大彈性纖維市場,大陸廠家也不少。
2009.09.25 03:44 am
大陸商務部昨(24)日決定延長對沙烏地阿拉伯和台灣地區的進口1,4-丁二醇(1,4-butanediol)反傾銷案的調查期限,延長三個月,南亞、大連化等國內主要丁二醇廠商均受影響。
大陸延長反傾銷調查,國內廠商擔心大陸貿易保護主義正悄悄抬頭。兩岸正積極爭取洽簽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將石化產品納入兩岸早期收穫互免關稅項目內。大連化工及南亞均擔心,即使順利簽訂ECFA,兩岸對石化產品互免關稅,但是若不排除反傾銷,大陸動輒祭出反傾銷,石化業者依舊受惠有限。
據了解,由於大陸延長丁二醇的反傾銷調查期限至今年12月15日止,延長三個月,等於現行國內業者被課徵9.3%至 31.6%不等保證金將再持續。
國內主要的1,4-丁二醇製造廠商有大連化工、南亞及台泥化工,其中,大連化工是國內最大的1,4丁二醇製造廠商,年產量22萬公噸,其次是南亞,有10萬公噸,台泥化工則有3萬公噸。
大陸商務部去年9月受理大陸廠商控告包括自台灣及沙國進口丁二醇廠商,對大陸業者造成產業損害,今年5月7日大陸初步裁定產業損害,台灣廠商被課徵保證稅率,大連化工及台泥化工是9.3%,南亞是11.3%,其他台灣廠商則是31.6%。
大連化及南亞相關主管指出,大連化工及南亞生產的1,4-丁二醇,主要都是供在大陸設廠關係企業使用,外售量相當少,並不會對大陸廠商造成損害,對大陸裁定涉及傾銷,他們希望有平反機會。
1,4-丁二醇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和精細化工原料,可用於生產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PBT工程塑膠廣泛用於汽車及彈性纖維。最近大陸汽車銷售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汽車銷售市場;大陸也是全球的最大彈性纖維市場,大陸廠家也不少。
2009年10月18日
尼龍六六 台灣也被課稅20.9%
來源 聯合報 2009-10-13 07:15:26
【聯合報 2009/10/13 】中共反擊歐美的貿易保護戰有擴大之勢,中共商務部昨天公布將向美國、台灣、英、義等國家和地區的聚醯胺-六、六切片(尼龍六六)課徵反傾銷稅。其中,台灣的企業被徵稅百分之廿點九。
「尼龍六六」全稱是聚己二醯己二胺,為一種合成樹脂。廣泛用於注塑、紡絲等方面,是電子電器、軍工、汽車、鐵路配件、紡織等領域的應用材料。
中共商務部公平貿易局指出,在接到大陸國內企業申請並調查後,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義大利、英國、台灣的進口尼龍六六作出裁定,英威達等多家海外化工企業,將被徵收反傾銷稅,比率在百分之五點三到三十七點五不等,該裁決今日生效,效期五年。
今年九月二十五日,大陸尼龍六六生產商之一「神馬工程塑料」向商務部提交反傾銷調查申請,請求對原產於美國等地的進口尼龍六六進行反傾銷調查。受此影響,台灣和法國的相關企業將被徵稅百分之廿點九。
中共近日來對歐美展開反傾銷反擊,九月廿七日對美國生雞肉啟動「雙反調查」,九月二十九日,對原產自美國、韓國、日本、俄羅斯等國的進口聚氯乙烯,課徵期限五年的反傾銷稅。
【聯合報 2009/10/13 】中共反擊歐美的貿易保護戰有擴大之勢,中共商務部昨天公布將向美國、台灣、英、義等國家和地區的聚醯胺-六、六切片(尼龍六六)課徵反傾銷稅。其中,台灣的企業被徵稅百分之廿點九。
「尼龍六六」全稱是聚己二醯己二胺,為一種合成樹脂。廣泛用於注塑、紡絲等方面,是電子電器、軍工、汽車、鐵路配件、紡織等領域的應用材料。
中共商務部公平貿易局指出,在接到大陸國內企業申請並調查後,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義大利、英國、台灣的進口尼龍六六作出裁定,英威達等多家海外化工企業,將被徵收反傾銷稅,比率在百分之五點三到三十七點五不等,該裁決今日生效,效期五年。
今年九月二十五日,大陸尼龍六六生產商之一「神馬工程塑料」向商務部提交反傾銷調查申請,請求對原產於美國等地的進口尼龍六六進行反傾銷調查。受此影響,台灣和法國的相關企業將被徵稅百分之廿點九。
中共近日來對歐美展開反傾銷反擊,九月廿七日對美國生雞肉啟動「雙反調查」,九月二十九日,對原產自美國、韓國、日本、俄羅斯等國的進口聚氯乙烯,課徵期限五年的反傾銷稅。
商务部对美英进口尼龙征收5.3%到37.5%反倾销税
2009年10月13日05:59 来源:http://stock.hexun.com/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昨日正式发出裁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意大利、英国等企业的进口聚酰胺-6,6切片(下称“尼龙66切片”)征收反倾销税,比例在5.3%到37.5%不等,今日开始生效,实施期5年。
尼龙66切片全称是聚己二酰己二胺,为一种合成树脂,广泛用于注塑、纺丝、改性等方面,是电子电器、军工、汽车、铁路配件、纺织等领域的应用材料。
被征税的企业中有英威达集团(下称“英威达”)的两家关联企业——英威达有限责任公司(在美设立)和英威达纺织品(英国)有限责任公司等。英威达是目前经营“莱卡”、“安睡宝”等制品的世界知名化工品公司。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李健昨日接受CBN记者采访时介绍,虽然近期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华贸易保护措施密集,但是不能把商务部此次行动简单视为中国对美国的回击。
“中国尼龙66切片生产企业受国外倾销贸易危害由来已久,此次最终裁定结果以及决定是为了保护我国相关企业的合法利益。”李健表示。
海外企业提交信息与实情不符
值得注意的是,商务部调查期间,英威达等国际著名化工公司提交的部分材料及说法都与政府再次核实的情况存在出入,这显示出外企在商业博弈过程中的狡猾与诡异。
CBN记者查询到,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反倾销行为,英威达、首诺有限公司两家海外企业宣称,中国生产商的尼龙66切片主要用于内部生产性消耗,并没有因进口而受损;但商务部的调查人员注意到,没有证据表明神马公司的产品是“自用”。他们同时还发现,英威达从加拿大购买的原材料“己二酸”与该公司报给商务部的补充答卷所报价格不符。
此外,首诺有限公司提出,中国表观消费量的下降造成了中国产业的损害。“2007、2008年,因人民币升值和调低进出口退税,中国尼龙66切片的下游市场疲软,进而影响了尼龙66切片在中国的表观需求量。”
但根据商务部的核查,首诺有限公司的说法与实际情况有所背离:尼龙66切片在中国的表观消费量事实上是在不断增长的,“2008年比2006年要增长70.4%”。
目前,全世界只有约十家生产尼龙66切片的企业,有英威达、首诺公司,法国罗地亚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日本旭化成公司等。其中,英威达的产量约占世界市场的1/3。
发起反倾销
神马公司负责市场业务的一位管理层告诉CBN记者,神马公司作为主诉方在2008年9月25日向我国商务部提交了反倾销的调查申请,请求对原产于美意英法和台湾地区的进口尼龙66切片进行反倾销调查。
2005年,进口尼龙66切片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6.92%,而2008年上半年为48.42%,海外产品进口量猛增。神马公司向商务部申请反倾销调查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海外厂商在中国销售尼龙66的价格比他们所在国、亚洲周边地区的价格要低一些,对中国企业造成了损害。
海外企业存在倾销的另一个事实在于,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扬的情况下,进口尼龙66切片的价格却在下降。据海关数据测算,这一产品的加权平均价2008年上半年为19102.31元/吨,比2007年同期上升2.30%,但比2005年下降2.01%。
可是,原材料“己二腈”从2005年的1300美元/吨上升至调查期末的2400美元/吨;原材料纯苯从2005年的600美元/吨上升至调查期末的1250美元/吨,呈大幅上升趋势。
商务部认为,这种原材料价格和制成品价格走势的背离,实际上反映了部分产品“应该上涨但没有上涨”的价格走势。
此次被征税5.3%的意大利兰蒂奇化工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告诉CBN记者,征税对公司在华销售额是否会有影响、价格如何波动,还需要看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的海关进口统计数据。截至CBN记者发稿时,英威达以时差为由尚未对征税一事给出评论。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昨日正式发出裁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意大利、英国等企业的进口聚酰胺-6,6切片(下称“尼龙66切片”)征收反倾销税,比例在5.3%到37.5%不等,今日开始生效,实施期5年。
尼龙66切片全称是聚己二酰己二胺,为一种合成树脂,广泛用于注塑、纺丝、改性等方面,是电子电器、军工、汽车、铁路配件、纺织等领域的应用材料。
被征税的企业中有英威达集团(下称“英威达”)的两家关联企业——英威达有限责任公司(在美设立)和英威达纺织品(英国)有限责任公司等。英威达是目前经营“莱卡”、“安睡宝”等制品的世界知名化工品公司。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李健昨日接受CBN记者采访时介绍,虽然近期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华贸易保护措施密集,但是不能把商务部此次行动简单视为中国对美国的回击。
“中国尼龙66切片生产企业受国外倾销贸易危害由来已久,此次最终裁定结果以及决定是为了保护我国相关企业的合法利益。”李健表示。
海外企业提交信息与实情不符
值得注意的是,商务部调查期间,英威达等国际著名化工公司提交的部分材料及说法都与政府再次核实的情况存在出入,这显示出外企在商业博弈过程中的狡猾与诡异。
CBN记者查询到,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反倾销行为,英威达、首诺有限公司两家海外企业宣称,中国生产商的尼龙66切片主要用于内部生产性消耗,并没有因进口而受损;但商务部的调查人员注意到,没有证据表明神马公司的产品是“自用”。他们同时还发现,英威达从加拿大购买的原材料“己二酸”与该公司报给商务部的补充答卷所报价格不符。
此外,首诺有限公司提出,中国表观消费量的下降造成了中国产业的损害。“2007、2008年,因人民币升值和调低进出口退税,中国尼龙66切片的下游市场疲软,进而影响了尼龙66切片在中国的表观需求量。”
但根据商务部的核查,首诺有限公司的说法与实际情况有所背离:尼龙66切片在中国的表观消费量事实上是在不断增长的,“2008年比2006年要增长70.4%”。
目前,全世界只有约十家生产尼龙66切片的企业,有英威达、首诺公司,法国罗地亚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日本旭化成公司等。其中,英威达的产量约占世界市场的1/3。
发起反倾销
神马公司负责市场业务的一位管理层告诉CBN记者,神马公司作为主诉方在2008年9月25日向我国商务部提交了反倾销的调查申请,请求对原产于美意英法和台湾地区的进口尼龙66切片进行反倾销调查。
2005年,进口尼龙66切片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6.92%,而2008年上半年为48.42%,海外产品进口量猛增。神马公司向商务部申请反倾销调查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海外厂商在中国销售尼龙66的价格比他们所在国、亚洲周边地区的价格要低一些,对中国企业造成了损害。
海外企业存在倾销的另一个事实在于,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扬的情况下,进口尼龙66切片的价格却在下降。据海关数据测算,这一产品的加权平均价2008年上半年为19102.31元/吨,比2007年同期上升2.30%,但比2005年下降2.01%。
可是,原材料“己二腈”从2005年的1300美元/吨上升至调查期末的2400美元/吨;原材料纯苯从2005年的600美元/吨上升至调查期末的1250美元/吨,呈大幅上升趋势。
商务部认为,这种原材料价格和制成品价格走势的背离,实际上反映了部分产品“应该上涨但没有上涨”的价格走势。
此次被征税5.3%的意大利兰蒂奇化工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告诉CBN记者,征税对公司在华销售额是否会有影响、价格如何波动,还需要看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的海关进口统计数据。截至CBN记者发稿时,英威达以时差为由尚未对征税一事给出评论。
商務部徵收反傾銷稅,PA66價格短期上漲無虞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中國證券報)
2009 / 10 / 14 星期三 12:13
商務部裁定自10月13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等5個國家和地區的聚酰胺-6,6切片徵收為期5年的最高達37.5%的反傾銷稅。分析人士表示,由於進口減少而國內供給無法迅速跟上,短期內PA66和相關替代產品漲價已經沒有懸念,實際上9月底PA66的價格已經開始企穩回升,這將增加下游企業的生產成本,但是對於上游企業是利好。
國聯證券提供的上海中山化工市場價格數據顯示,今年8月中旬PA66的價格出現下跌,由30756元/噸降至29889元/噸,並在這個價位持續了一個多月。
中國尼龍網的人士預計,短期內PA66的價格上漲超過一成問題不大,相關能夠替代PA66的產品也會隨之漲價。中國工程塑料工業協會秘書長鄭塏表示,從長期的供需關係看價格仍將回落。
商務部此舉對於以PA66為產品的公司是利好,但是對於以PA66為原料的公司是利空。國泰君安研究員任靜表示,對進口原料的反傾銷肯定會增加上游國內企業的生產成本。
與反傾銷相關的公司有神馬實業等。國聯證券研究員王席鑫認為,神馬實業以PA66為原料,但是公司是一體化生產,因此受影響不大。
反傾銷對於PA66的上游企業也是一個利好,如生產己二酸的天利高新。長期看,遭到反傾銷的公司可能會通過其他方式將產品出口到中國,PA66的進口不會受太大影響。
2009 / 10 / 14 星期三 12:13
商務部裁定自10月13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等5個國家和地區的聚酰胺-6,6切片徵收為期5年的最高達37.5%的反傾銷稅。分析人士表示,由於進口減少而國內供給無法迅速跟上,短期內PA66和相關替代產品漲價已經沒有懸念,實際上9月底PA66的價格已經開始企穩回升,這將增加下游企業的生產成本,但是對於上游企業是利好。
國聯證券提供的上海中山化工市場價格數據顯示,今年8月中旬PA66的價格出現下跌,由30756元/噸降至29889元/噸,並在這個價位持續了一個多月。
中國尼龍網的人士預計,短期內PA66的價格上漲超過一成問題不大,相關能夠替代PA66的產品也會隨之漲價。中國工程塑料工業協會秘書長鄭塏表示,從長期的供需關係看價格仍將回落。
商務部此舉對於以PA66為產品的公司是利好,但是對於以PA66為原料的公司是利空。國泰君安研究員任靜表示,對進口原料的反傾銷肯定會增加上游國內企業的生產成本。
與反傾銷相關的公司有神馬實業等。國聯證券研究員王席鑫認為,神馬實業以PA66為原料,但是公司是一體化生產,因此受影響不大。
反傾銷對於PA66的上游企業也是一個利好,如生產己二酸的天利高新。長期看,遭到反傾銷的公司可能會通過其他方式將產品出口到中國,PA66的進口不會受太大影響。
2009年10月16日
Automobile makers work to develop bioplastics towards totally compostable cars
From: http://www.plastemart.com/
The recent high cost of petro-based feedstock and polymers coupled with advances in new technologies like biotechnology, nanotechnology, green chemistry and material science have set the pace rolling for the revival of bio-based materials. It was Henry Ford, who in the thirties, used up to 30 kgs of soybeans in paints, enamels and molded plastic parts in the Model T. Plant-based plastics were used to make glove box doors, gear shift knobs, horn buttons, accelerator pedals, distributor heads, interior trim, steering wheels, dashboards and body panels. Fibres from hemp, wood pulp, cotton, flax and ramie were used as plastic fillers and reinforcement material. Gradually, parts made out of the rapidly growing petro based plastics that were cheaper and better performing, gained a stronger foothold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Now, automotive companies are making a major effort to reintroduce plant-based plastics as a way of reducing their reliance on foreign oil and improving their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An improved exterior surface quality, high-strength, heat-resistant plastic (bioplastic) made of natural materials that can also be used for vehicle interior parts has been developed. An industry-government-academia joint research project in Japan along with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has unveiled the material. An automotive sector first, this new bioplastic is made from natural materials and is carbon neutral because of the reduced amounts of fossil fuels used to make it and the consequent lowered amount of carbon dioxide (CO2) emissions. This newly-developed bioplastic, made of 88% corn and 12% petroleum, is stronger - it has three times the shock impact resistance along with 25% higher heat resistance when compared to contemporary bioplastics used for items such as electrical appliances. In addition, it is made with a fermentation process that includes natural materials such as fermented starches and sugars which, compared with the process to make polypropylene, reduces energy use by 30%. In contrast to current petroleum-based polypropylene plastics, the new bioplastics also has comparatively higher rigidity, resulting in thinner molds and fewer materials used. These attributes hold great promise for better productivity in the mass production of vehicle parts, since parts manufacture frequently involves injection-molding equipment. Mainly using corn-based polylactic acids, Nishikawa Rubber Co. Ltd, Hiroshima and Kinki Universities focused their efforts on developing a new nucleating agent for crystallization and a compatibilizer compound to raise the strength and heat resistance of the new plastic, dramatically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applications for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Work is underway to develop 100% petroleum-free automotive plastics to make cars totally compostable. Researchers at Ford are working on this concept, making decomposition one of the 3 main challenges to overcome. Other solutions sought by the team include less moisture absorption (since natural fiber-reinforced plastics are more likely to absorb moisture causing durability concerns), and odor problems. Despite those challenges, biobased/recycled materials are already being used in several Ford vehicles, such as :
Soy-based polyurethane foams on the seat cushions and seatbacks on the Ford Mustang, Expedition, F-150, Focus, Escape, Escape Hybrid, Mercury Mariner and Lincoln Navigator and Lincoln MKS.
Soy-foam headliner on the 2010 Ford Escape and Mercury Mariner.
Underbody systems, such as aerodynamic shields, splash shields and radiator air deflector shields, made from post-consumer recycled resins such as detergent bottles, tires and battery casings.
100% post industrial recycled yarns in seat fabrics on vehicles such as the Ford Escape. The 2010 Ford Fusion and Mercury Milan Hybrids feature 85% postindustrial yarns and 15% solution-dyed yarns.
Ford researchers are looking more at plastics, rubber, foam, film and fabric to develop alternative bio-based materials that are functional, durable, cost-effective, and decreases use of petroleum oil. Possibilities include replacing glass fibers with natural fiber reinforcements made from cellulose, soy protein, hemp fiber, flax fiber and other bio-based materials; and PLA bioplastics for vehicle carpeting, floor mats, upholstery, and nondurable auto applications such as protective wrappings used during vehicle manufacturing and transit. Among other areas, Ford is currently looking in to the following challenges:
• Moisture absorption: natural fibre-reinforced plastics are more likely to absorb moisture over time, causing functional and durability concerns
Odour: injection moulding at high temperatures with a natural fibre-reinforced plastic emits an undesirable odour
Decomposition: PLA is designed to decompose quickly, but researchers want to make sure it will last the lifetime of a vehicle before that decomposition process starts.
Toyota Motor Corp plans to replace 20% of the plastics used in their automobiles with bio-plastics by 2015, starting with interior parts. Currently, polypropylene, polyvinyl chloride, polyurethane and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ccount for about 80% of the plastics used in their vehicles. In 2001, Toyota first produced a small concept car called the ES3 with a bioplastics body and interior components made from sweet potatoes and sugar cane. The company was the first to commercialize the use of bioplastics in 2003 when they made the spare tire cover and floor mat of the Raum out of a composite material made of starch-based polylactic acid and kenaf.
The recent high cost of petro-based feedstock and polymers coupled with advances in new technologies like biotechnology, nanotechnology, green chemistry and material science have set the pace rolling for the revival of bio-based materials. It was Henry Ford, who in the thirties, used up to 30 kgs of soybeans in paints, enamels and molded plastic parts in the Model T. Plant-based plastics were used to make glove box doors, gear shift knobs, horn buttons, accelerator pedals, distributor heads, interior trim, steering wheels, dashboards and body panels. Fibres from hemp, wood pulp, cotton, flax and ramie were used as plastic fillers and reinforcement material. Gradually, parts made out of the rapidly growing petro based plastics that were cheaper and better performing, gained a stronger foothold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Now, automotive companies are making a major effort to reintroduce plant-based plastics as a way of reducing their reliance on foreign oil and improving their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An improved exterior surface quality, high-strength, heat-resistant plastic (bioplastic) made of natural materials that can also be used for vehicle interior parts has been developed. An industry-government-academia joint research project in Japan along with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has unveiled the material. An automotive sector first, this new bioplastic is made from natural materials and is carbon neutral because of the reduced amounts of fossil fuels used to make it and the consequent lowered amount of carbon dioxide (CO2) emissions. This newly-developed bioplastic, made of 88% corn and 12% petroleum, is stronger - it has three times the shock impact resistance along with 25% higher heat resistance when compared to contemporary bioplastics used for items such as electrical appliances. In addition, it is made with a fermentation process that includes natural materials such as fermented starches and sugars which, compared with the process to make polypropylene, reduces energy use by 30%. In contrast to current petroleum-based polypropylene plastics, the new bioplastics also has comparatively higher rigidity, resulting in thinner molds and fewer materials used. These attributes hold great promise for better productivity in the mass production of vehicle parts, since parts manufacture frequently involves injection-molding equipment. Mainly using corn-based polylactic acids, Nishikawa Rubber Co. Ltd, Hiroshima and Kinki Universities focused their efforts on developing a new nucleating agent for crystallization and a compatibilizer compound to raise the strength and heat resistance of the new plastic, dramatically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applications for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Work is underway to develop 100% petroleum-free automotive plastics to make cars totally compostable. Researchers at Ford are working on this concept, making decomposition one of the 3 main challenges to overcome. Other solutions sought by the team include less moisture absorption (since natural fiber-reinforced plastics are more likely to absorb moisture causing durability concerns), and odor problems. Despite those challenges, biobased/recycled materials are already being used in several Ford vehicles, such as :
Soy-based polyurethane foams on the seat cushions and seatbacks on the Ford Mustang, Expedition, F-150, Focus, Escape, Escape Hybrid, Mercury Mariner and Lincoln Navigator and Lincoln MKS.
Soy-foam headliner on the 2010 Ford Escape and Mercury Mariner.
Underbody systems, such as aerodynamic shields, splash shields and radiator air deflector shields, made from post-consumer recycled resins such as detergent bottles, tires and battery casings.
100% post industrial recycled yarns in seat fabrics on vehicles such as the Ford Escape. The 2010 Ford Fusion and Mercury Milan Hybrids feature 85% postindustrial yarns and 15% solution-dyed yarns.
Ford researchers are looking more at plastics, rubber, foam, film and fabric to develop alternative bio-based materials that are functional, durable, cost-effective, and decreases use of petroleum oil. Possibilities include replacing glass fibers with natural fiber reinforcements made from cellulose, soy protein, hemp fiber, flax fiber and other bio-based materials; and PLA bioplastics for vehicle carpeting, floor mats, upholstery, and nondurable auto applications such as protective wrappings used during vehicle manufacturing and transit. Among other areas, Ford is currently looking in to the following challenges:
• Moisture absorption: natural fibre-reinforced plastics are more likely to absorb moisture over time, causing functional and durability concerns
Odour: injection moulding at high temperatures with a natural fibre-reinforced plastic emits an undesirable odour
Decomposition: PLA is designed to decompose quickly, but researchers want to make sure it will last the lifetime of a vehicle before that decomposition process starts.
Toyota Motor Corp plans to replace 20% of the plastics used in their automobiles with bio-plastics by 2015, starting with interior parts. Currently, polypropylene, polyvinyl chloride, polyurethane and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ccount for about 80% of the plastics used in their vehicles. In 2001, Toyota first produced a small concept car called the ES3 with a bioplastics body and interior components made from sweet potatoes and sugar cane. The company was the first to commercialize the use of bioplastics in 2003 when they made the spare tire cover and floor mat of the Raum out of a composite material made of starch-based polylactic acid and kenaf.
2009年10月14日
二線塑化 9月營收多衰退
【經濟日報╱記者陳秀蘭/台北報導】
2009.10.10 03:42 am
受到十一長假及塑化產業進入淡季,包括台聚(1304)、亞聚(1308)、台達化(1309)、榮化(1704)、國喬石化(1312)等二線塑化類股,9月營收幾乎全數較8月衰退。中東及大陸新增產能已陸續在第四季開出,塑化景氣將進入景氣寒冬。
台聚集團旗下台聚、亞聚、華夏及台達化9月營收,與8月相較,全部衰退。其中,亞聚9月營收4.09億元,月減15%,跌幅最大,台聚、華夏及台達化9月營收也分別較8月衰退8.2%、 7.4%及7.8%。
法人分析,塑化業9月營收走跌,顯示塑化景氣高點已過,景氣在第三季末及第四季開始出現回軟。
榮化則因為聚丙烯售價回跌,9月營收衰退幅度擴大。榮化9月營收19.68億元,較8月減少16.82%。國喬也因大陸9月苯乙烯(SM)、丙烯月青-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等產品銷量衰退,9月營收11.83億元,較8月衰退3.19%。
二線塑化類股9月營收雖然衰退,但昨天在大摩看好台塑(1301)未來投入太陽能產業的前景下,表現強勁,包括台塑、南亞(1303)及台化(1326)等塑化龍頭股均上漲,並帶動二線類股亞聚、台達化、國喬、榮化股價收紅。
【2009/10/10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09.10.10 03:42 am
受到十一長假及塑化產業進入淡季,包括台聚(1304)、亞聚(1308)、台達化(1309)、榮化(1704)、國喬石化(1312)等二線塑化類股,9月營收幾乎全數較8月衰退。中東及大陸新增產能已陸續在第四季開出,塑化景氣將進入景氣寒冬。
台聚集團旗下台聚、亞聚、華夏及台達化9月營收,與8月相較,全部衰退。其中,亞聚9月營收4.09億元,月減15%,跌幅最大,台聚、華夏及台達化9月營收也分別較8月衰退8.2%、 7.4%及7.8%。
法人分析,塑化業9月營收走跌,顯示塑化景氣高點已過,景氣在第三季末及第四季開始出現回軟。
榮化則因為聚丙烯售價回跌,9月營收衰退幅度擴大。榮化9月營收19.68億元,較8月減少16.82%。國喬也因大陸9月苯乙烯(SM)、丙烯月青-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等產品銷量衰退,9月營收11.83億元,較8月衰退3.19%。
二線塑化類股9月營收雖然衰退,但昨天在大摩看好台塑(1301)未來投入太陽能產業的前景下,表現強勁,包括台塑、南亞(1303)及台化(1326)等塑化龍頭股均上漲,並帶動二線類股亞聚、台達化、國喬、榮化股價收紅。
【2009/10/10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目前全球塑膠產業現狀分析
2009-10-09 來源: 長三角城市網
核心提示:中國乙烯法制PVC的成本從6月的1,174-1,200元美元/公噸陸續下降至目前的898-928元美元/公噸,而電石法制PVC則因生產原料電石價格近半年一直處於歷史相對高位,其生產成本中僅電石所占成本就在797-826元美元/公噸。
一、全球高分子廠商前三季獲利仍成長
2008 年上半年度受到油價大幅上升的影響,高分子產品的售價開始調漲。全球性跨國高分子企業的所有業務部門及地理區域價格皆有兩位元數的上調,自2005年第一季以來最大的價格漲幅。但全球銷售量卻呈現下降的趨勢,售價的上漲支撐了高分子廠商的獲利數字。但預期2009年,全球經濟大部分時間都將會呈現不景氣狀態,高分子產業需有度過景氣寒冬的心理準備。
二、原油價格巨幅波動,中國PVC產業汰弱存強
乙烯法制PVC的原料-乙烯(PE),今年在原料-原油價格的巨幅波動下(國際原油在今年7月時高達146美元/桶,而目前已跌破54美元/桶),乙烯價格在今年7月初曾達到1,650-1,660美元/公噸的歷史高位,而9月的最後一周卻創下最近14個月來的歷史最低價格:1,050-1,060美元。 PVC生產原料的巨幅波動下滑,使得PVC生產廠商原料成本控制難度大增。
近期PVC的市場價格由於受到全球房地產業景氣持續下滑的影響,10月初PVC的價格已經降至935-945美元/公噸,相較於7月底的1,320美元,PVC的價格已經下滑近380美元,跌幅高達29%。
中國乙烯法制PVC的成本從6月的1,174-1,200元美元/公噸陸續下降至目前的898-928元美元/公噸,而電石法制PVC則因生產原料電石價格近半年一直處於歷史相對高位,其生產成本中僅電石所占成本就在797-826元美元/公噸。相對而言,乙烯法制PVC的成本優勢將相對增大。
中國目前仍以電石法為產制PVC的主要方法,在上述資料中,進料價格無法與乙烯法競爭,後端PVC市場又呈現萎縮狀態,企業體質的良好與否成為這次風暴下可否生存的重要關鍵因素。
三、高性能纖維、PPS與PBT等特殊用途塑膠市場逐漸擴展
高性能纖維包括芳綸纖維(Aramidfiber)、聚乙烯纖維、碳纖維、特殊玻璃纖維和高性能高分子纖維等。芳綸纖維是高性能纖維中最主要的一種產品,主要使用在纜繩、國防和航空領域。
2007年,歐洲市場約為10億歐元左右,預計未來仍將以9%的成長率成長,在所有的高性能纖維中,以芳綸纖維市場的成長速度最快。
PPS(Polyphenylenesulfide) 分子結構對稱,易於結晶,無極性,電性性能佳,吸水性低,為一高性能材料,可使用多種加工成型方法加工,並可精密成型。同時由於PPS與無機填料、增強纖維的親和性以及與其他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好,因而可製成不同的增強填充品種及高分子合金,用途十分廣泛。近年來PPS樹脂跨足應用於纖維領域,由於耐溫性好、彈性好、防腐性能優異、阻燃等優勢,被煙道氣高溫除塵應用的領域所使用,袋式除塵中需要的耐高溫、耐腐蝕的新型纖維。PPS纖維完全可以滿足其要求。
PBT主要是作為注塑成型和擠壓成型來使用,由於PBT樹脂具有優異的機械、電氣、耐化學腐蝕、易成型及低吸濕性能等,PBT工程塑料和各種PBT合金已廣泛應用於電子電氣、家用電器、汽車、機械、儀錶等各個領域,近來PBT纖維也朝向針織、毛紡、織帶和絲織領域開始發展,逐漸擴展其應用領域。
四、外商仍持續投資中國生產高分子產品
全球最大的塑膠材料供應商Reichhold計畫于天津投資1,300萬歐元,建立占地面積達4.6萬平方米的風電葉片生產廠,預計投產年之產值可達1億人民幣,2011年產值可達到5億人民幣,預計生產5萬噸的合成塑膠產品。
Reichhold為世界上提供複合材料不飽和聚酯樹脂的最大供應商,也提供相關的環氧乙烯基樹脂及結構粘著劑,在北美,南美,歐洲和中東,Reichhold有18個製造工廠。
就高分子產業整體來說,2008上半年由於石油價格攀至最高峰,相對的促使高分子產業獲利大幅上升,下半年景氣急凍,買家縮手,各家廠商開始測試口袋深度與企業因應效率,中國的PVC產業由於進料來源不同,將會產生淘汰現象。同時由於中國世界生產工廠的地位,外商仍持續進入投資,但投資的金額、投資案數量與投資專案相對保守。特殊纖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如:芳綸、PPS、PBT等,由於市場用途特殊,應較不受市場景氣之影響,可保持較高的產品成長率。
核心提示:中國乙烯法制PVC的成本從6月的1,174-1,200元美元/公噸陸續下降至目前的898-928元美元/公噸,而電石法制PVC則因生產原料電石價格近半年一直處於歷史相對高位,其生產成本中僅電石所占成本就在797-826元美元/公噸。
一、全球高分子廠商前三季獲利仍成長
2008 年上半年度受到油價大幅上升的影響,高分子產品的售價開始調漲。全球性跨國高分子企業的所有業務部門及地理區域價格皆有兩位元數的上調,自2005年第一季以來最大的價格漲幅。但全球銷售量卻呈現下降的趨勢,售價的上漲支撐了高分子廠商的獲利數字。但預期2009年,全球經濟大部分時間都將會呈現不景氣狀態,高分子產業需有度過景氣寒冬的心理準備。
二、原油價格巨幅波動,中國PVC產業汰弱存強
乙烯法制PVC的原料-乙烯(PE),今年在原料-原油價格的巨幅波動下(國際原油在今年7月時高達146美元/桶,而目前已跌破54美元/桶),乙烯價格在今年7月初曾達到1,650-1,660美元/公噸的歷史高位,而9月的最後一周卻創下最近14個月來的歷史最低價格:1,050-1,060美元。 PVC生產原料的巨幅波動下滑,使得PVC生產廠商原料成本控制難度大增。
近期PVC的市場價格由於受到全球房地產業景氣持續下滑的影響,10月初PVC的價格已經降至935-945美元/公噸,相較於7月底的1,320美元,PVC的價格已經下滑近380美元,跌幅高達29%。
中國乙烯法制PVC的成本從6月的1,174-1,200元美元/公噸陸續下降至目前的898-928元美元/公噸,而電石法制PVC則因生產原料電石價格近半年一直處於歷史相對高位,其生產成本中僅電石所占成本就在797-826元美元/公噸。相對而言,乙烯法制PVC的成本優勢將相對增大。
中國目前仍以電石法為產制PVC的主要方法,在上述資料中,進料價格無法與乙烯法競爭,後端PVC市場又呈現萎縮狀態,企業體質的良好與否成為這次風暴下可否生存的重要關鍵因素。
三、高性能纖維、PPS與PBT等特殊用途塑膠市場逐漸擴展
高性能纖維包括芳綸纖維(Aramidfiber)、聚乙烯纖維、碳纖維、特殊玻璃纖維和高性能高分子纖維等。芳綸纖維是高性能纖維中最主要的一種產品,主要使用在纜繩、國防和航空領域。
2007年,歐洲市場約為10億歐元左右,預計未來仍將以9%的成長率成長,在所有的高性能纖維中,以芳綸纖維市場的成長速度最快。
PPS(Polyphenylenesulfide) 分子結構對稱,易於結晶,無極性,電性性能佳,吸水性低,為一高性能材料,可使用多種加工成型方法加工,並可精密成型。同時由於PPS與無機填料、增強纖維的親和性以及與其他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好,因而可製成不同的增強填充品種及高分子合金,用途十分廣泛。近年來PPS樹脂跨足應用於纖維領域,由於耐溫性好、彈性好、防腐性能優異、阻燃等優勢,被煙道氣高溫除塵應用的領域所使用,袋式除塵中需要的耐高溫、耐腐蝕的新型纖維。PPS纖維完全可以滿足其要求。
PBT主要是作為注塑成型和擠壓成型來使用,由於PBT樹脂具有優異的機械、電氣、耐化學腐蝕、易成型及低吸濕性能等,PBT工程塑料和各種PBT合金已廣泛應用於電子電氣、家用電器、汽車、機械、儀錶等各個領域,近來PBT纖維也朝向針織、毛紡、織帶和絲織領域開始發展,逐漸擴展其應用領域。
四、外商仍持續投資中國生產高分子產品
全球最大的塑膠材料供應商Reichhold計畫于天津投資1,300萬歐元,建立占地面積達4.6萬平方米的風電葉片生產廠,預計投產年之產值可達1億人民幣,2011年產值可達到5億人民幣,預計生產5萬噸的合成塑膠產品。
Reichhold為世界上提供複合材料不飽和聚酯樹脂的最大供應商,也提供相關的環氧乙烯基樹脂及結構粘著劑,在北美,南美,歐洲和中東,Reichhold有18個製造工廠。
就高分子產業整體來說,2008上半年由於石油價格攀至最高峰,相對的促使高分子產業獲利大幅上升,下半年景氣急凍,買家縮手,各家廠商開始測試口袋深度與企業因應效率,中國的PVC產業由於進料來源不同,將會產生淘汰現象。同時由於中國世界生產工廠的地位,外商仍持續進入投資,但投資的金額、投資案數量與投資專案相對保守。特殊纖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如:芳綸、PPS、PBT等,由於市場用途特殊,應較不受市場景氣之影響,可保持較高的產品成長率。
2009年10月11日
Bioplastics today, bioplastics tomorrow: major changes likely
By PlasticsToday Staff
Published: October 4th, 2009
During a webinar last week, Jim Lunt, a consulting engineer and one of the founders of NatureWorks, predicted some significant changes for the bioplastics market, with a trend and focus away from single-use throwaway applications towards more durable products.
Lunt made his presentation, Bioresins 101 for Film Extrusion, on a webcast hosted by Modern Plastics Worldwide and its sister publication, Injection Molding Magazine. Lunt, managing director of Jim Lunt & Associates LLC, is an independent consultant whose bioplastics credentials include being instrumental in developing the technology ground floor on which NatureWorks, the largest supplier of bioplastics, is based. He was recipient of the Presidential Green Chemistry Award in 2002 and is the co-inventor of more than 20 patents.
Lunt noted that, although it seems certain to remain a niche market, processing of bioplastics is predicted to grow from its 2007 level of about 262,000 tonnes/yr of material processed, to about 1.5 million tones in 2011. The materials are being helped along by legislation around the world, he said, citing the Japanese government’s goal that 20% of all plastics consumer in the country be renewably sourced by 2020. In Germany, biodegradable plastics are exempt from the country’s recycling directive until 2012, which saves about €1.30/kg for packaging processors and their customers. In the U.S. Energy Title 9 of the Federal Farm Bill demands each federal agency design a plan to purchase as many biobased plastics as practically possible. The federal procurement plan will be based on biobased content, price, and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Lunt, the current use of bioplastics, overwhelmingly in single-use applications destined for composting facilities, eventually will be overtaken by the materials’ use in durable goods. ‘Bioplastics’ is a far-reaching term that includes not only materials based on plant starch or other renewable resources, but also more traditional, petroleum-based thermoplastics which have some of their feedstock replaced with renewably sourced materials. For example, Braskem in Brazil has developed a method to make polyolefins from sugarcane-based ethylene.
According to Lunt, the price of Braskem’s HDPE or LDPE, derived from sugarcane, still is about $0.80-$1.00/lb, about 20% more than standard polyethylene. Other bioplastics are more costly, in general: polylactic acid, for instance, runs about $0.85-$1.25/lb, while PHA from Telles costs about $2.50/lb on average, he said.
Lunt’s presentation covered substantially more ground, with the most interesting segment likely the live Q&A at the end from film and sheet extruders who attended the webinar. If you missed the broadcast but are interested in bioplastics, and especially in extrusion of these, then register for free in the lower-left hand corner at plasticstoday.com to hear and see the entire presentation. —mpweditorial@cancom.com
Published: October 4th, 2009
During a webinar last week, Jim Lunt, a consulting engineer and one of the founders of NatureWorks, predicted some significant changes for the bioplastics market, with a trend and focus away from single-use throwaway applications towards more durable products.
Lunt made his presentation, Bioresins 101 for Film Extrusion, on a webcast hosted by Modern Plastics Worldwide and its sister publication, Injection Molding Magazine. Lunt, managing director of Jim Lunt & Associates LLC, is an independent consultant whose bioplastics credentials include being instrumental in developing the technology ground floor on which NatureWorks, the largest supplier of bioplastics, is based. He was recipient of the Presidential Green Chemistry Award in 2002 and is the co-inventor of more than 20 patents.
Lunt noted that, although it seems certain to remain a niche market, processing of bioplastics is predicted to grow from its 2007 level of about 262,000 tonnes/yr of material processed, to about 1.5 million tones in 2011. The materials are being helped along by legislation around the world, he said, citing the Japanese government’s goal that 20% of all plastics consumer in the country be renewably sourced by 2020. In Germany, biodegradable plastics are exempt from the country’s recycling directive until 2012, which saves about €1.30/kg for packaging processors and their customers. In the U.S. Energy Title 9 of the Federal Farm Bill demands each federal agency design a plan to purchase as many biobased plastics as practically possible. The federal procurement plan will be based on biobased content, price, and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Lunt, the current use of bioplastics, overwhelmingly in single-use applications destined for composting facilities, eventually will be overtaken by the materials’ use in durable goods. ‘Bioplastics’ is a far-reaching term that includes not only materials based on plant starch or other renewable resources, but also more traditional, petroleum-based thermoplastics which have some of their feedstock replaced with renewably sourced materials. For example, Braskem in Brazil has developed a method to make polyolefins from sugarcane-based ethylene.
According to Lunt, the price of Braskem’s HDPE or LDPE, derived from sugarcane, still is about $0.80-$1.00/lb, about 20% more than standard polyethylene. Other bioplastics are more costly, in general: polylactic acid, for instance, runs about $0.85-$1.25/lb, while PHA from Telles costs about $2.50/lb on average, he said.
Lunt’s presentation covered substantially more ground, with the most interesting segment likely the live Q&A at the end from film and sheet extruders who attended the webinar. If you missed the broadcast but are interested in bioplastics, and especially in extrusion of these, then register for free in the lower-left hand corner at plasticstoday.com to hear and see the entire presentation. —mpweditorial@cancom.com
第4季尼龍原料價不定 力麗:且戰且走
2009/10/08 19:06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2009年10月8日電)國內尼龍大廠力麗集團今天公布9月營收,力麗 (1444) 和力鵬 (1447) 各月減0.32%和1.18%。集團表示,第4季尼龍上游原料己內醯胺 (CPL)價格態勢不明,集團可能要且戰且走。
力麗9月營收6億603萬8千元,比8月的6億798萬5千元月減0.32%;今年前3季營收累計52億4219萬元,比去年同期的59億4144萬6千元,年減11.77%。
力鵬9月營收16億6607萬9千元,比8月的16億8592萬3千元月減1.18%;前3季營收累計129億8571萬4千元,比去年同期的176億8150萬9千元,年減26.56%。
力麗集團表示,展望第 4季整體市場變化還不太明朗,主要受中國十一長假影響,大陸業者減少進貨;再加上遭美中貿易大戰波及,尼龍的上游原料價格不明朗。
力麗集團指出,美中貿易大戰的起因在於輪胎,製造輪胎時要用到簾子布的材料,而簾子布的原料是苯,年初輪胎業製造旺盛,因此苯的需求上升,當發生貿易大戰後,簾子布的製造轉趨保守,苯價格下跌,連帶使得 CPL的價格也走軟,因此實在不清楚原料價格的走勢如何,目前也只好且戰且走。
以出貨訂單來看,由於下游需求保守,力麗集團估計第4季的出貨可能不比第3季,在力鵬方面,前3季的毛利會比前2季都好 (上半年毛利率9.3%),EPS可望超過1元;至於力麗正朝EPS 1元努力中。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2009年10月8日電)國內尼龍大廠力麗集團今天公布9月營收,力麗 (1444) 和力鵬 (1447) 各月減0.32%和1.18%。集團表示,第4季尼龍上游原料己內醯胺 (CPL)價格態勢不明,集團可能要且戰且走。
力麗9月營收6億603萬8千元,比8月的6億798萬5千元月減0.32%;今年前3季營收累計52億4219萬元,比去年同期的59億4144萬6千元,年減11.77%。
力鵬9月營收16億6607萬9千元,比8月的16億8592萬3千元月減1.18%;前3季營收累計129億8571萬4千元,比去年同期的176億8150萬9千元,年減26.56%。
力麗集團表示,展望第 4季整體市場變化還不太明朗,主要受中國十一長假影響,大陸業者減少進貨;再加上遭美中貿易大戰波及,尼龍的上游原料價格不明朗。
力麗集團指出,美中貿易大戰的起因在於輪胎,製造輪胎時要用到簾子布的材料,而簾子布的原料是苯,年初輪胎業製造旺盛,因此苯的需求上升,當發生貿易大戰後,簾子布的製造轉趨保守,苯價格下跌,連帶使得 CPL的價格也走軟,因此實在不清楚原料價格的走勢如何,目前也只好且戰且走。
以出貨訂單來看,由於下游需求保守,力麗集團估計第4季的出貨可能不比第3季,在力鵬方面,前3季的毛利會比前2季都好 (上半年毛利率9.3%),EPS可望超過1元;至於力麗正朝EPS 1元努力中。
【專訪】PP纖維民生應用廣 三洋紡纖前景俏
中央社 (2009-10-03 20:50)
各種品牌電視.冷氣.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維修服務、維修服務保固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2009年10月3日電)全亞洲唯一會製造聚丙烯 (PP)纖維的三洋紡纖公司隱身在北市西寧北路的小樓房中。三洋纖眼光夠遠,經過一路摸索,研發出應用超廣,前途看俏的環保纖維,未來等著擁抱市場。
在台北市西寧北路紡織加工絲業者的聚落裡,一棟不顯眼的樓房中不大的辦公室,悄悄藏著亞洲唯一會生產製衣用和高強力產業用聚丙烯 (PP) 纖維的三洋紡織纖維公司 (1472)。
別看這家公司不大,但各大紡織廠董字輩和總字輩的人物不斷進出,受訪的三洋纖總經理黃俊銘和記者聊到興頭上,立刻起身招呼,於是一場專訪變成多方參與的研討會。
紡織業界人士都知道三洋纖生產的「DreamFel」大大有名,「DreamFel」是100%的聚丙烯纖維,分子結構由碳、氫元素聚合組成,可自然分解不造成環境污染。
DreamFel最強的功能是疏水性和排汗,它是纖維中含水率最低,水分無法被吸收在DreamFel裡,所以流汗時DreamFel會迅速將汗水由肌膚表面轉移到外界的空氣中,避免發黏、濕冷等不舒適,達到速乾效果,更是泳裝、滑雪衣、運動內衣及潛水衣的最佳材質。
所有新生兒的紙尿褲、每位成年女性必用的衛生棉等均強調透水性佳、乾爽不回滲,其實這些產品的表面織物就是PP短纖維,底下才是含水性佳的POLYESTER 聚酯纖維,可見生活中PP纖維扮演多重要的角色。
此外,DreamFel是所有衣著用纖維中重量最輕,只有聚酯纖維的70%、尼龍纖維的80%,DreamFel的運動服可協助激烈運動的選手省力,發揮致勝關鍵。
由於比重最低、單絲纖度低於1丹尼,若是和羊毛或棉等天然纖維混織,不但可減輕織物的重量,亦可保持輕柔與滑順的手感。此外,DreamFel超細的長纖維,熱傳導率最低,對於保持體溫的效果最好,最適合登高山、滑雪、極地作戰部隊使用。
除了衣著外,在產業用高強力PP纖維更包括工業用吊帶、建築用安全帶、船舶纜繩、降落傘繩;還能用在堤坊、水庫、鐵路、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斜坡等地工織物類,用途超級廣。
三洋纖維當初怎麼會走上PP纖維這條路?黃俊銘告訴中央社記者,10餘年前曾聽過歐洲人使用PP纖維製衣,但從來沒見過,直到有一天在美國的購物商場要買運動襪時,忽然見到一雙單獨包裝,打折之後還要5 塊多美元的襪子,標示上寫著成分是Polypropylene ,原來這就是夢寐以求的聚丙烯纖維織物。
黃俊銘一口氣買了一打回來研究後發現,原來這是滑雪時所穿的第一層襪子,外層還要再套上毛襪,這種襪子可以排汗氣,保持足部乾爽避免凍傷。
由於PP纖維在歐洲的銷量每年以15%到20%的速度增長,剛巧當時韓國的機械廠接到歐洲PP纖維紡纖廠的訂單,多造了一台機器仔細研究個中奧妙,結果機器拆了兩年,什麼也沒研究出來,於是準備出售。
三洋纖的副總經理無意中巧遇這家韓國廠的技術人員,得知要賣機器,黃俊銘立刻飛到韓國買下機器,而且還耗資新台幣1億多元在桃園蓋了一座可容納32 個紡位的廠房,裝置這台機器和其他設備。
黃俊銘語重心長的說,三洋纖是從尼龍起家,但大陸的尼龍廠規模大,台灣的競爭者也多,尼龍已成紅海,為了公司長遠打算,一定要做出和別人不同的產品,於是PP纖維就成了三洋纖的長遠目標。
雖然剛開始自行研發走得很辛苦,但三洋纖的技術人員本著過去紡絲的經驗,苦撐十年,目前產品良率已經高達95%。
不過,PP纖維有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黃俊銘說,PP纖維因為物理特性而不能染色,想來想去只能在紡絲過程中添加色母粒,沒想到,居然符合歐洲最大的客戶 (Helly Hansen)極嚴格的環保要求,生產過程中不要染整,以避免浪費水資源,於是三洋纖就成了歐洲客戶最穩定的供貨商。
他說,產業用高強力PP纖維佔產量的6至7成,其餘才是超細的製衣用纖維,從6月到隔年2月是生產旺季,三洋纖全力生產歐美家庭在院子裡都會有的戶外沙發、陽傘布料,旺季時月營業額至少6000萬元,淡季也有3000萬元。
PP纖維除了用在製衣和產業外,還有更大的用途是拌和在混凝土中。
黃俊銘強調,使用耐酸鹼的高彈性PP 纖維,可以提高基體抗拉 (剪)強度,減少預鑄體截面尺寸,減輕重量,亦能改善水泥構造體表面品質,使得更致密、細潤、平整、美觀,且全球已有60餘國接受混凝土中拌和PP纖維。
他透露,三洋纖已經研發出四孔的PP纖維,並拿到台灣的專利,這種四孔PP纖維導熱性佳,可和混凝土拌和,萬一遇到火災時,混凝土所承受的熱力靠這四孔疏散,不會造成混凝土龜裂。
因此,三洋纖下一步打算成立營建用材料部門,以擴大用量,讓PP纖維的好處更進一步保障生活品質與安全。
各種品牌電視.冷氣.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維修服務、維修服務保固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2009年10月3日電)全亞洲唯一會製造聚丙烯 (PP)纖維的三洋紡纖公司隱身在北市西寧北路的小樓房中。三洋纖眼光夠遠,經過一路摸索,研發出應用超廣,前途看俏的環保纖維,未來等著擁抱市場。
在台北市西寧北路紡織加工絲業者的聚落裡,一棟不顯眼的樓房中不大的辦公室,悄悄藏著亞洲唯一會生產製衣用和高強力產業用聚丙烯 (PP) 纖維的三洋紡織纖維公司 (1472)。
別看這家公司不大,但各大紡織廠董字輩和總字輩的人物不斷進出,受訪的三洋纖總經理黃俊銘和記者聊到興頭上,立刻起身招呼,於是一場專訪變成多方參與的研討會。
紡織業界人士都知道三洋纖生產的「DreamFel」大大有名,「DreamFel」是100%的聚丙烯纖維,分子結構由碳、氫元素聚合組成,可自然分解不造成環境污染。
DreamFel最強的功能是疏水性和排汗,它是纖維中含水率最低,水分無法被吸收在DreamFel裡,所以流汗時DreamFel會迅速將汗水由肌膚表面轉移到外界的空氣中,避免發黏、濕冷等不舒適,達到速乾效果,更是泳裝、滑雪衣、運動內衣及潛水衣的最佳材質。
所有新生兒的紙尿褲、每位成年女性必用的衛生棉等均強調透水性佳、乾爽不回滲,其實這些產品的表面織物就是PP短纖維,底下才是含水性佳的POLYESTER 聚酯纖維,可見生活中PP纖維扮演多重要的角色。
此外,DreamFel是所有衣著用纖維中重量最輕,只有聚酯纖維的70%、尼龍纖維的80%,DreamFel的運動服可協助激烈運動的選手省力,發揮致勝關鍵。
由於比重最低、單絲纖度低於1丹尼,若是和羊毛或棉等天然纖維混織,不但可減輕織物的重量,亦可保持輕柔與滑順的手感。此外,DreamFel超細的長纖維,熱傳導率最低,對於保持體溫的效果最好,最適合登高山、滑雪、極地作戰部隊使用。
除了衣著外,在產業用高強力PP纖維更包括工業用吊帶、建築用安全帶、船舶纜繩、降落傘繩;還能用在堤坊、水庫、鐵路、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斜坡等地工織物類,用途超級廣。
三洋纖維當初怎麼會走上PP纖維這條路?黃俊銘告訴中央社記者,10餘年前曾聽過歐洲人使用PP纖維製衣,但從來沒見過,直到有一天在美國的購物商場要買運動襪時,忽然見到一雙單獨包裝,打折之後還要5 塊多美元的襪子,標示上寫著成分是Polypropylene ,原來這就是夢寐以求的聚丙烯纖維織物。
黃俊銘一口氣買了一打回來研究後發現,原來這是滑雪時所穿的第一層襪子,外層還要再套上毛襪,這種襪子可以排汗氣,保持足部乾爽避免凍傷。
由於PP纖維在歐洲的銷量每年以15%到20%的速度增長,剛巧當時韓國的機械廠接到歐洲PP纖維紡纖廠的訂單,多造了一台機器仔細研究個中奧妙,結果機器拆了兩年,什麼也沒研究出來,於是準備出售。
三洋纖的副總經理無意中巧遇這家韓國廠的技術人員,得知要賣機器,黃俊銘立刻飛到韓國買下機器,而且還耗資新台幣1億多元在桃園蓋了一座可容納32 個紡位的廠房,裝置這台機器和其他設備。
黃俊銘語重心長的說,三洋纖是從尼龍起家,但大陸的尼龍廠規模大,台灣的競爭者也多,尼龍已成紅海,為了公司長遠打算,一定要做出和別人不同的產品,於是PP纖維就成了三洋纖的長遠目標。
雖然剛開始自行研發走得很辛苦,但三洋纖的技術人員本著過去紡絲的經驗,苦撐十年,目前產品良率已經高達95%。
不過,PP纖維有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黃俊銘說,PP纖維因為物理特性而不能染色,想來想去只能在紡絲過程中添加色母粒,沒想到,居然符合歐洲最大的客戶 (Helly Hansen)極嚴格的環保要求,生產過程中不要染整,以避免浪費水資源,於是三洋纖就成了歐洲客戶最穩定的供貨商。
他說,產業用高強力PP纖維佔產量的6至7成,其餘才是超細的製衣用纖維,從6月到隔年2月是生產旺季,三洋纖全力生產歐美家庭在院子裡都會有的戶外沙發、陽傘布料,旺季時月營業額至少6000萬元,淡季也有3000萬元。
PP纖維除了用在製衣和產業外,還有更大的用途是拌和在混凝土中。
黃俊銘強調,使用耐酸鹼的高彈性PP 纖維,可以提高基體抗拉 (剪)強度,減少預鑄體截面尺寸,減輕重量,亦能改善水泥構造體表面品質,使得更致密、細潤、平整、美觀,且全球已有60餘國接受混凝土中拌和PP纖維。
他透露,三洋纖已經研發出四孔的PP纖維,並拿到台灣的專利,這種四孔PP纖維導熱性佳,可和混凝土拌和,萬一遇到火災時,混凝土所承受的熱力靠這四孔疏散,不會造成混凝土龜裂。
因此,三洋纖下一步打算成立營建用材料部門,以擴大用量,讓PP纖維的好處更進一步保障生活品質與安全。
CPL盤價 本季回檔有限
【經濟日報╱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
2009.10.05 04:38 am
己內醯胺(CPL)現貨價跌破每公噸2,000美元的「心理」支撐關卡,市場交投觀望氣息濃厚。由於第四季國際CPL大廠德商巴斯夫(BASF)、日商宇部興業、住友、南韓曉星,以及台灣中石化(1314)等均有歲修計畫,市場預期,第四季CPL盤價回檔空間有限。
受到大陸十一長假影響,加上美國對大陸出口輪胎祭出反傾銷手段,輪胎簾布市場首當其衝,市場人士分析,輪胎簾布買盤均以現貨為主,容易受消息面牽動,中美貿易大戰澆了市場冷水,加上長假效應,近期CPL及尼龍市場明顯拉回修正。
CPL上游原料苯價今年亞洲區價格最高一度逼近每公噸1,000美元,帶動CPL一路飆高,最高站上每公噸2,200美元。
近期苯價快速向下修正,CPL也拉回至1,930美元至,950美元,原料價格大震盪,對下游尼龍交投市場產生信心衝擊。
市場人士指出,由於下游庫存水位不高,預期對一貫尼龍廠力鵬(1447)與集盛(1455)9月出貨量衝擊有限,估計與8月出貨相當。長假效應的實質影響,應視十一長假後的買盤才能判斷
2009.10.05 04:38 am
己內醯胺(CPL)現貨價跌破每公噸2,000美元的「心理」支撐關卡,市場交投觀望氣息濃厚。由於第四季國際CPL大廠德商巴斯夫(BASF)、日商宇部興業、住友、南韓曉星,以及台灣中石化(1314)等均有歲修計畫,市場預期,第四季CPL盤價回檔空間有限。
受到大陸十一長假影響,加上美國對大陸出口輪胎祭出反傾銷手段,輪胎簾布市場首當其衝,市場人士分析,輪胎簾布買盤均以現貨為主,容易受消息面牽動,中美貿易大戰澆了市場冷水,加上長假效應,近期CPL及尼龍市場明顯拉回修正。
CPL上游原料苯價今年亞洲區價格最高一度逼近每公噸1,000美元,帶動CPL一路飆高,最高站上每公噸2,200美元。
近期苯價快速向下修正,CPL也拉回至1,930美元至,950美元,原料價格大震盪,對下游尼龍交投市場產生信心衝擊。
市場人士指出,由於下游庫存水位不高,預期對一貫尼龍廠力鵬(1447)與集盛(1455)9月出貨量衝擊有限,估計與8月出貨相當。長假效應的實質影響,應視十一長假後的買盤才能判斷
中國政府批准沙特基礎工業公司 (SABIC) 與中國石油化工公司 (Sinopec) 的合作計畫
11/07/2009
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今日宣布已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NDRC)獲得一份官方的許可,准許該公司與中國石油化工公司(Sinopec)共同參與現於中國天津建造的天津石化工業區。
繼雙方於2008年6月21日在沙烏地阿拉伯吉達市簽署的策略合作協議之後,中國政府批准了此項計劃。此協議聲明雙方將在天津各以50/50的股份成立合資事業,並研究增加新產品(聚碳酸酯)的可行性。此新產品使用的原物料將於工業區內生產,其技術將由沙特基礎工業公司提供。
廠區預計將於2009年9月完工,投資額約30億美元。廠區總產量大約估計為320萬噸的各式石化製品,包含1百萬噸的乙烯及其他下游產品,如聚乙烯、乙二醇、聚丙烯(PP)、丁二烯、苯酚及丁烯-1。
受到中國經濟高成長率的推動,中國目前有全球最大的石化市場。天津石化工業區計畫的參與將拓展沙特基礎工業公司於亞洲的市場。同時,透過在中國提供產品及服務的在地的優勢,可確保拉近與當地客戶之間的距離,進而強化該公司致力成為全球首選化學製品供應商的策略性目標。
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今日宣布已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NDRC)獲得一份官方的許可,准許該公司與中國石油化工公司(Sinopec)共同參與現於中國天津建造的天津石化工業區。
繼雙方於2008年6月21日在沙烏地阿拉伯吉達市簽署的策略合作協議之後,中國政府批准了此項計劃。此協議聲明雙方將在天津各以50/50的股份成立合資事業,並研究增加新產品(聚碳酸酯)的可行性。此新產品使用的原物料將於工業區內生產,其技術將由沙特基礎工業公司提供。
廠區預計將於2009年9月完工,投資額約30億美元。廠區總產量大約估計為320萬噸的各式石化製品,包含1百萬噸的乙烯及其他下游產品,如聚乙烯、乙二醇、聚丙烯(PP)、丁二烯、苯酚及丁烯-1。
受到中國經濟高成長率的推動,中國目前有全球最大的石化市場。天津石化工業區計畫的參與將拓展沙特基礎工業公司於亞洲的市場。同時,透過在中國提供產品及服務的在地的優勢,可確保拉近與當地客戶之間的距離,進而強化該公司致力成為全球首選化學製品供應商的策略性目標。
2009年10月6日
原料價跌需求減 10月塑化內銷報價走跌
http://www.cdnews.com.tw 2009-10-05 17:18:00
王鵬捷/綜合報導
由於國際乙烯供給充裕,原料價跌,加上大陸十一長假的需求減少等影響,台塑和台聚兩集團的10月國內塑化原料報價均下跌,其中以ABS每公斤下滑3.5元到5.5元最多。
中央社5日報導,由於莫拉克颱風引發88水災重創南台灣,台塑和台聚兩集團決定同舟共濟,9月塑化原料內銷報價不調價,維持與8月份相同。台聚 (1304) 表示,由於大陸十一長假效應,導致需求減少,因此上游乙烯價格下跌,各項下游的塑化原料價格也同步走跌;同時新台幣升值也有助塑化原料價格下跌。
對於大陸獨山子石化廠順利投產,產能日漸增加,台聚指出,乙烯市場已經先反應這項利空,價格下跌,不過市場還在觀察獨山子石化廠產品的價格和品質,長期來看,第4季乙烯和塑化原料價格看跌,會影響獲利的多寡主要視乙烯或是塑化原料的跌幅孰大。塑化原料10月最新國內報價包括,台塑 (1301)聚乙烯 (射出級6630M)每公斤由9月的新台幣56.28元降到54.18元,降幅3.73%;高密度聚乙烯HDPE(射出級)每公斤由9月的50.61元降到48.51元,降幅4.15%;HDPE射出瓶蓋級8040每公斤由9月的51.24元降到49.14元,降幅4.10%。台聚低密度聚乙烯 (LDPE)每公斤由9月的54.8元降到52.3元,降幅4.56%;線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每公斤由48.4元降到47.1元,降幅2.69%;乙烯醋酸乙烯酯 (EVA)每公斤由59.4元降到57.4元,降幅3.37%。
HDPE(抽絲級)每公斤由9月的49.6元降到47.4元,降幅4.44%;HDPE(射出級606)每公斤由9月的48.4元降到46.4元,降幅4.13%。
亞聚 (1308) PE(吹袋級)每公斤由9月的53.8元降到51.8元,降幅3.72%;EVA 9月每公斤由58.8元降到56.8元,降幅3.40%。
奇美聚苯乙烯 (PS)一般級PG-33現金價每公斤由9月的45元降到41元,降幅8.89%;台達化EPS發泡級301每公斤由44元降到40元,降幅9.09%、台達GPS通用級GPS 861(N/B)每公斤由45元降到39.5元,降幅12.22%,是所有原料中降幅最大者。
奇美ABS(丙烯 (月青)、丁二烯、SM化合物)一般級PA-757每公斤降到54元、PA-717C每公斤降到54.5元、PA-765A每公斤降到84.5元;台達化電鍍級ABS 1250每公斤降到55.5元、ABS 1000每公斤降到52.5元。
王鵬捷/綜合報導
由於國際乙烯供給充裕,原料價跌,加上大陸十一長假的需求減少等影響,台塑和台聚兩集團的10月國內塑化原料報價均下跌,其中以ABS每公斤下滑3.5元到5.5元最多。
中央社5日報導,由於莫拉克颱風引發88水災重創南台灣,台塑和台聚兩集團決定同舟共濟,9月塑化原料內銷報價不調價,維持與8月份相同。台聚 (1304) 表示,由於大陸十一長假效應,導致需求減少,因此上游乙烯價格下跌,各項下游的塑化原料價格也同步走跌;同時新台幣升值也有助塑化原料價格下跌。
對於大陸獨山子石化廠順利投產,產能日漸增加,台聚指出,乙烯市場已經先反應這項利空,價格下跌,不過市場還在觀察獨山子石化廠產品的價格和品質,長期來看,第4季乙烯和塑化原料價格看跌,會影響獲利的多寡主要視乙烯或是塑化原料的跌幅孰大。塑化原料10月最新國內報價包括,台塑 (1301)聚乙烯 (射出級6630M)每公斤由9月的新台幣56.28元降到54.18元,降幅3.73%;高密度聚乙烯HDPE(射出級)每公斤由9月的50.61元降到48.51元,降幅4.15%;HDPE射出瓶蓋級8040每公斤由9月的51.24元降到49.14元,降幅4.10%。台聚低密度聚乙烯 (LDPE)每公斤由9月的54.8元降到52.3元,降幅4.56%;線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每公斤由48.4元降到47.1元,降幅2.69%;乙烯醋酸乙烯酯 (EVA)每公斤由59.4元降到57.4元,降幅3.37%。
HDPE(抽絲級)每公斤由9月的49.6元降到47.4元,降幅4.44%;HDPE(射出級606)每公斤由9月的48.4元降到46.4元,降幅4.13%。
亞聚 (1308) PE(吹袋級)每公斤由9月的53.8元降到51.8元,降幅3.72%;EVA 9月每公斤由58.8元降到56.8元,降幅3.40%。
奇美聚苯乙烯 (PS)一般級PG-33現金價每公斤由9月的45元降到41元,降幅8.89%;台達化EPS發泡級301每公斤由44元降到40元,降幅9.09%、台達GPS通用級GPS 861(N/B)每公斤由45元降到39.5元,降幅12.22%,是所有原料中降幅最大者。
奇美ABS(丙烯 (月青)、丁二烯、SM化合物)一般級PA-757每公斤降到54元、PA-717C每公斤降到54.5元、PA-765A每公斤降到84.5元;台達化電鍍級ABS 1250每公斤降到55.5元、ABS 1000每公斤降到52.5元。
2009年10月4日
《紡纖股》中國尼龍粒進口創新高,集盛受惠
2009/10/02 12:06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受到下游需求熱絡的影響,中國今年尼龍粒進口年增率1成,其中自台灣進口的比重達45.81%,在中國進口持續增長下,集盛 (1455) 也明顯受惠,集盛9月尼龍粒出口約9000多噸,營收可望較八月成長,今早股價站上面額10元,創近二年新高。
集盛指出,第四季原物價價格回復正常,出貨貨量持平。但對於今年全年的營收,集盛不發表看法。先前法人的估測今年獲利上看6億,年營收200億元目標,集盛也只說,那是法人的推估。
中國尼龍粒進口量增,主要受惠於中國擴張內需的政策奏效,汽車銷售明顯成長,輪胎的需求也同步增加,間接帶動CPL和尼龍粒的進口寫下歷史新高。由於大陸尼龍粒自給不足,大約有三分之一需要仰賴進口,台灣尼龍切片挾成本及品質優勢成為大陸尼龍切片最大進口來源,今年大陸車市熱效,也間接帶動尼龍粒需求。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受到下游需求熱絡的影響,中國今年尼龍粒進口年增率1成,其中自台灣進口的比重達45.81%,在中國進口持續增長下,集盛 (1455) 也明顯受惠,集盛9月尼龍粒出口約9000多噸,營收可望較八月成長,今早股價站上面額10元,創近二年新高。
集盛指出,第四季原物價價格回復正常,出貨貨量持平。但對於今年全年的營收,集盛不發表看法。先前法人的估測今年獲利上看6億,年營收200億元目標,集盛也只說,那是法人的推估。
中國尼龍粒進口量增,主要受惠於中國擴張內需的政策奏效,汽車銷售明顯成長,輪胎的需求也同步增加,間接帶動CPL和尼龍粒的進口寫下歷史新高。由於大陸尼龍粒自給不足,大約有三分之一需要仰賴進口,台灣尼龍切片挾成本及品質優勢成為大陸尼龍切片最大進口來源,今年大陸車市熱效,也間接帶動尼龍粒需求。
Ford wants bioplastic in cars
By Doris de Guzman on September 29, 2009 11:38 AM
http://www.icis.com/blogs/green-chemicals/
Ford researchers are hoping to develop 100% petroleum-free automotive plastics to make it to make cars totally compostable - as long as they don't compost while being driven of course. In fact, decomposition is one of the 3 main challenges that Ford is trying to overcome since bioplastic (e.g. polylactic acid) is designed to decompose quickly.
Maybe bioplastic developers can design a time-activated material where vehicles have expiration date and that's when decomposition process starts??
Other challenges that Ford researchers are looking for solutions include less moisture absorption (since natural fiber-reinforced plastics are more likely to absorb moisture causing durability concerns), and odor problems.
Despite those challenges, biobased/recycled materials are already being used in several Ford vehicles:
Soy-based polyurethane foams on the seat cushions and seatbacks on the Ford Mustang, Expedition, F-150, Focus, Escape, Escape Hybrid, Mercury Mariner and Lincoln Navigator and Lincoln MKS.
Soy-foam headliner on the 2010 Ford Escape and Mercury Mariner.
Underbody systems, such as aerodynamic shields, splash shields and radiator air deflector shields, made from post-consumer recycled resins such as detergent bottles, tires and battery casings.
100% postindustrial recycled yarns in seat fabrics on vehicles such as the Ford Escape. The 2010 Ford Fusion and Mercury Milan Hybrids feature 85% postindustrial yarns and 15% solution-dyed yarns.
Ford researchers said they are looking more at plastics, rubber, foam, film and fabric to develop alternative bio-based materials that are functional, durable, cost-effective, and decreases use of petroleum oil.
Possibilities include replacing glass fibers with natural fiber reinforcements made from cellulose, soy protein, hemp fiber, flax fiber and other bio-based materials; and PLA bioplastics for vehicle carpeting, floor mats, upholstery, and nondurable auto applications such as protective wrappings used during vehicle manufacturing and transit.
http://www.icis.com/blogs/green-chemicals/
Ford researchers are hoping to develop 100% petroleum-free automotive plastics to make it to make cars totally compostable - as long as they don't compost while being driven of course. In fact, decomposition is one of the 3 main challenges that Ford is trying to overcome since bioplastic (e.g. polylactic acid) is designed to decompose quickly.
Maybe bioplastic developers can design a time-activated material where vehicles have expiration date and that's when decomposition process starts??
Other challenges that Ford researchers are looking for solutions include less moisture absorption (since natural fiber-reinforced plastics are more likely to absorb moisture causing durability concerns), and odor problems.
Despite those challenges, biobased/recycled materials are already being used in several Ford vehicles:
Soy-based polyurethane foams on the seat cushions and seatbacks on the Ford Mustang, Expedition, F-150, Focus, Escape, Escape Hybrid, Mercury Mariner and Lincoln Navigator and Lincoln MKS.
Soy-foam headliner on the 2010 Ford Escape and Mercury Mariner.
Underbody systems, such as aerodynamic shields, splash shields and radiator air deflector shields, made from post-consumer recycled resins such as detergent bottles, tires and battery casings.
100% postindustrial recycled yarns in seat fabrics on vehicles such as the Ford Escape. The 2010 Ford Fusion and Mercury Milan Hybrids feature 85% postindustrial yarns and 15% solution-dyed yarns.
Ford researchers said they are looking more at plastics, rubber, foam, film and fabric to develop alternative bio-based materials that are functional, durable, cost-effective, and decreases use of petroleum oil.
Possibilities include replacing glass fibers with natural fiber reinforcements made from cellulose, soy protein, hemp fiber, flax fiber and other bio-based materials; and PLA bioplastics for vehicle carpeting, floor mats, upholstery, and nondurable auto applications such as protective wrappings used during vehicle manufacturing and transit.
SPI: Bioplastics market expected to grow by 17.3% annually
The global market for bioplastics currently stands at about EUR 640m and is estimated to reach EUR 1.3 bn in 2012, according to BBC Research (www.bbcresearch.com).
Translated into tonnage, this means that this particular market is expected to grow at 17.3% annually, from 245,000 t in 2007 to 545,000 t in 2012, more than doubling in volume. That is the prediction of the Bioplastics Council, a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f the Society of Plastics Industry (SPI, Washington, District of Columbia / USA; www.plasticsindustry.org).
Responding to this rapid growth, the Bioplastics Council recently published a 26-page ioplastics Industry Overview Guide.�
Translated into tonnage, this means that this particular market is expected to grow at 17.3% annually, from 245,000 t in 2007 to 545,000 t in 2012, more than doubling in volume. That is the prediction of the Bioplastics Council, a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f the Society of Plastics Industry (SPI, Washington, District of Columbia / USA; www.plasticsindustry.org).
Responding to this rapid growth, the Bioplastics Council recently published a 26-page ioplastics Industry Overview 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