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9年11月4日

塑膠:ECFA明年簽,台化、南亞最受惠

2009-11-04 新聞速報 【時報記者何美如台北報導】

兩岸往來增溫,市場期待台灣與中國大陸明年簽訂ECFA機率大,搶先中國大陸與南韓簽訂的FTA,台灣塑化廠商取得價格競爭優勢,PTA、PP、ABS、PE等產業均受惠,法人看好外銷大陸比重最高的台塑四寶受益最大,台化(1326)與南亞(1303)受惠最大。

中國與東協及東協與南韓間2010年關稅減免,法人表示,台灣塑化廠外銷至東協國家比重不高,受影響不大,但南韓也規劃與中國簽訂FTA,屆時對台灣衝擊才大。為了避免產業衝擊,估政府會儘快簽訂ECFA,12月第四次江陳會將進行正式協商仍將針對協商後內容進行研究,預估2010年下半年將正式實施,搶先韓國簽訂,台廠在成本降低下,價格競爭力將大幅提升。

ECFA簽訂後產品關稅將循一定的降稅模式,需要一定時間,法人預期石化中上游將納入我方爭取早期收穫的項目,塑化業初期將以石化原料生產廠商受惠較大,其中台塑四寶外銷中國佔整體外銷比高,佔比超過50%以上受益較大,台化、南亞因外銷中國營收比及涵蓋可能關稅減免項目營收比高,法人認為受惠程度最大。

法人表示,台廠與韓國廠商,在PTA、PP、ABS、PE等產業競爭大,關稅減免提升競爭優勢,對台化、國喬(1312)、台達化(1309)、亞聚(1308)、南亞、榮化(1704)、台塑(1301)等也受益,不過EG、PP面對中東產能增加,價格競爭壓力大,整個產業供需還需要觀察。

10月台塑四寶合計營收衰退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2009/11/4 自由時報

〔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受到台塑石化(6505)10月營收大幅走滑影響,台塑四寶合計營收不如預期,反而較9月呈現衰退,不過法人表示,除了台塑石化外,其餘三寶第四季營收有機會較第三季成長。

台塑石化10月營收481.8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15.3%,也較9月的554.4億元衰退13.1%,創下半年來新低,衰退的原因,全數都是因為油品的銷售下滑,其中柴油銷售較9月減少28億元、汽油銷售減少25億元、輕油銷售減少14億元,法人指出,這是因為煉油價差不佳,台塑石化產能利用率下降所致。

另外三寶10月營收則以台塑(1301)表現較佳,單月營收達141.3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1.8%,也較9月成長11.5%,其中以PE系列產品銷售較佳,推升台塑10月營收走高。

台化(1326)10月營收也出現回升,單月營收185.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2.9%,也較9月增加5.2%,包括PTA、ABS、PS等產品營收都出現成長貢獻下,使得台化營收回升。

南亞(1303)10月營收也較9月出現成長,單月營收140.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1%,也較9月成長3%。

總計台塑四寶10月營收為949億元,較9月的994億元衰退4.5%,累計今年前10月台塑四寶營收為9,38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38兆元,衰退32.5%。

李長榮化學

網 址 http://www.lcy.com.tw/


1.成立日期:民國76年
2.董事長:李謀偉先生
3.公司簡介:甲醇及其下游製品之製造加工及買賣業務、異丙醇及其下游製品之製造加工及買賣業務、乙醛及其下游製品之製造加工及買賣業務
4.產品比重:
熱可塑性塑膠(35%)、甲醇與MTBE、溶劑(40%)、電子化學品(5%)、液化天然氣(20%)
5.營收比重: 聚丙烯系列產品50.68%、熱可塑性橡膠19.88%、溶劑相關產品13.46%、貿易及其他8.69%、甲醇7.29%
6.轉投資事業:
BVI LCY Investments Corp(100%)、Lcy Elastomers Management Llc. (100%)、維京李長榮倉儲(100%)、維京李長榮控股(100%)、李長榮科技(64.5%)
8.工廠: 新竹廠、高雄廠、大社廠、前鎮廠、林園廠、小港廠、美國廠、卡達廠、鎮江廠、惠州廠

榮化為特用化學品專業生產及貿易商,由於在國內具領導地位,產品轉嫁原料成本能力佳,本業營運穩定;業外方面,05年除卡達廠獲利倍數成長,過去虧損之大陸鎮江廠、美國TPE廠亦均轉虧為盈;預期05年稅後每股盈餘3.66元,創歷史新高。展望06年,本業在新增產能開出下,可望維持穩定成長;然因05年卡達廠獲利多認列一季,06年相對減少,但預期稅後每股盈餘仍可維持3元以上水準。公司06年終可望成為TPE全球第一大廠。


6年產能擴充,可望成為全球TPE第一大廠:榮化目前共有三條TPE產線,兩條位於高雄,產能共14萬噸,另一條則是05年開始轉虧為盈的德州廠,產能今年將自4萬噸提昇至6萬噸。為成為TPE全球市場龍頭,公司去年與中海殼牌簽訂原料供應協議,投資4,000萬美元,於中國興建第一座TPE廠,預定06年底完工投產後,總產能達30萬噸,直逼全球第一大廠。

TPE用途原在鞋材、柏油改質劑、電子零件及玩具用品,每噸價格約1,500~1,800美元,為提高附加價值,公司研發高單價TPE材料,每噸價格高達3,000美元,其應用領域包括醫療器械部件、高階膠黏劑等,配合大陸廠的投產,這些高階產品將逐步在台量產。

轉投資卡達廠為本業外最大獲利來源:拜汽油添加劑MTBE行情大幅上揚(以往每噸約450美元,05年一度飆漲至每噸800美元),且甲醇連續三年平均價格每噸200美元以上,榮化轉投資卡達廠05年獲利大幅成長。

甲醇原料為天然氣,05年天然氣每百萬個BTU曾高達16美元,在成本高漲下,歐美廠商不得不暫時停產因應,使市場供需減少,甲醇現貨價飆升至每噸200美元以上。然而,卡達廠所生產之甲醇,每百萬個BTU天然氣成本僅需0.5至0.6美元加計通膨指數,榮化與卡達政府簽訂25年合約,成本極具競爭力。

SM、PP回溫 國喬、榮化醞釀補漲

2009-11-03 工商時報 【彭暄貽/台北報導】

今年SM、PP行情看回不回,配合轉投資表現穩健,國喬(1312)、榮化(1704)前三季EPS逾3元,表現亮眼。分析師認為,第四季油價走揚,支撐報價彈升,SM、PP價差回溫,加上明年新產能壓力相對較輕,國喬還有汽電共生廠商轉題材,看好國喬、榮化醞釀補漲空間表現。

 榮化主要產品為PP、TPE,今年因內部庫存嚴格掌控及轉投資卡達廠獲利穩健復甦推進,前三季毛利率17.08%,營業淨利21.14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89%,稅後盈餘25.51億元,年增26%、EPS為3.71元。

 因應大陸、中東新增產能,榮化擬持續強化高附加價值產品開拓,耕耘醫療用市場,增添新獲利動能。

 此外,國喬年產33萬噸SM、9萬噸ABS,尚持有中國鎮江國亨廠25萬噸ABS。今年SM產品獲利趨穩定,大陸廠營運表現亦優於去年,在大陸家電下鄉政策持續推進,有助獲利穩健發展。

 國喬規劃商轉之汽電共生廠每年可生產約150萬噸蒸汽與2.5億度電。運轉後不僅節省成本,加上銷售蒸汽所得與油價連動,在油價仍處揚升前提下,頗受期待。

2009年11月2日

MFI 『熔融指數』



MFI: Melt Flow Index
MI: Melt Index
MFR: Melt Flow Rate

『熔融指數』又稱『熔体指數』是指在一定的荷種(Kg)及溫度(°C)下,10分鐘所流出的融膠重量(克數)。MI值越大,表示塑膠的流動性越佳;反之,則流動性越差。

MI的量測一般是根據 ASTM D1238 所規範的方法測得。它的原理是將塑膠或樹脂放入一固定內直徑的金屬套筒中,並加熱使塑膠或樹脂溶化後,再給予一定的荷重於活塞上,利用活塞上的重量將已熔融的塑膠從一小孔中押擠出來,並計算其押擠出來的塑膠重量。這種測定方式,因為對同一材料而言,其套桶的內直徑、荷重、及溫度皆固定,所以除了可以測試MI之外,還可以用來順便測定熔融密度、黏度、剪切速率、剪切應力...等。


MI值越大,代表該塑膠的"黏度越小"及"分子的重量越小"。在實際的運用上,MI值可以用做進料檢驗以及加工過程中產品品質之檢查;也可用來檢查塑膠射出時是否摻有二次料(re-grinding)的參考;可用來解釋塑膠注塑/射出(Injection)前後的降解現象。

我們可以想像塑膠是由很多長串的分子鏈結糾結而成,當分子鏈越長時,表示它互相糾結的程度就越利害,也就越牢靠,塑膠熔融後的流動速度就會越慢;當塑膠被加溫後經過注塑機時,會被機器中的螺旋桿打斷其分子鏈結,所以成型後的塑膠如果再拿去做一次MI時,其MI通常會比成型前要高大約20~30%(視成型條件而定),這也說明了為什麼一般染過色的塑膠粒,其MI值會比未染色的塑膠粒要高一些,塑膠粒廠自行的染色例外,因為其生產塑膠粒時就已經染好顏色了,沒有重新熔融的問題。

如果是參雜有二次料的塑膠成型後拿去做 MI,其 MI 通常會比成型前的塑膠粒要高大約50%以上(視成型條件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