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 2011.01.06 03:38 am
石化廠去年獲利亮眼,年終獎金大發送,台聚集團旗下兩隻金雞母亞聚預估有十至12個月的年終,台聚約有八至十個月,不僅創下公司的新高水準,也可望是石化業界的第一、二名。
亞聚、台聚表示,將在下周與工會協商,屆時才會敲定詳細金額。亞聚昨天收盤價46.5元,下滑1.7元,台聚收盤價32.6元,下滑0.4元。
據了解,受惠大陸經濟快速增溫,以及台塑化、中東SABIC等輕裂大廠頻傳意外停產,造成市場供應緊張,去年石化品行情漲勢一波接一波,各業者營利大幅提升。
年關將屆,各石化廠為犒賞員工,目前多有加碼動作,以台塑集團為例,依計算公式估算,今年每名員工將可領到六個月年終獎金,將是近三年來最高。
林園石化工業區產業工會聯誼會長黃坤說,拜去年聚乙烯(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價格一路攀升之賜,推估亞聚去年稅前盈餘約17億元,依據本業獲利回饋10%、業外獲利回饋2%計算,可望有十至12個月獎金水準。
以亞聚現有員工200人,每月總薪資金額1,200萬元來看,今年將大手筆發出為數1.2億至1.45億元獎金,並比去年的八個月,起碼增加二個月以上,創下歷史最高。
亞聚關係企業台聚也不遑多讓,上次年終七個月、外加4.5萬元獎金,而去年獲利已確定優於前年,此次獎金上看七至十個月,依員工數400人、平均月薪4.5萬元估算,將發出1.45億至1.8億元。
仁大石化工業區產業工會聯誼會長林茂森表示,除台塑外,現在各工會正與資方協商年終獎金案,尚未正式敲定,但依業界普遍賺錢來看,今年多數會發放三至六個月獎金。
石化業獲利王信昌公司,去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已有7.62元,第四季起碼可以再賺進3元,全年首度站上10元。
搜尋此網誌
2011年1月11日
2010年12月16日
[News] 陸大雪補貨難 PE、PP要漲
2010-12-10 01:19 工商時報 記者彭暄貽/台北報導
PLATTS報導,原油、石油腦報價聯袂攀升,遠東區五大泛用樹脂因乙、丙烯等上游原料成本推升,延續高檔走揚,呈現淡季不淡狀態;至於PE、PP受到大陸華北、華東地區大雪紛飛,北貨無法南送出現供給缺口,激勵現貨報價續揚10美元至29美元。
此外,ABS因苯價攀揚48美元,SM連動上漲24美元,每噸達1287美元,以致ABS現貨行情再度刷新歷史新高紀錄,每公噸達2170美元,上漲22.5美元。另,PS也因近期成本推升,加上香港石化公司規劃明年2月歲修,日本電化新加坡PS廠已醞釀伺機啟動漲勢。
塑化廠商指出,原油衝高觸及90美元,石油腦走高,以致乙烯、丙烯現貨報價聯袂彈升74美元、50美元,每噸價格各為1139美元、1296美元,至於與油價連動明顯的苯價也彈升48.5美元,每噸來到969.5美元。
影響所及,即使當前塑化報價多處高檔,且時序邁入年底,需求熱度趨緩,惟短線供給缺口及成本推升力道,使得五大泛用樹脂行情穩步走堅。
其中,HDPE、LLDPE因大陸華北、華東因氣候因素,發生北貨無法南送窘境,每噸價格上漲10美元、11美元,LDPE更因供需緊俏,台塑EVA開出每噸2500美元高價,以致有更LDPE產能轉進EVA生產,LDPE價格隨產能持縮減,攀揚14美元,每噸來到1659美元。
分析師認為,近期乙烯、丙烯及苯價重啟漲勢,有利於台塑化上游廠收益拉升,其次為PE、ABS及PP成為推薦焦點;台塑、台聚、亞聚、台化及國喬營運都受惠。
在產品報價活絡下,摩根大通證券最新報告上修台化2010年至2012年獲利預估,EPS各為7.96元、9.45元及10.4元,目標價從103元調高為109元,並新增至亞太加碼焦點名單中。
PLATTS報導,原油、石油腦報價聯袂攀升,遠東區五大泛用樹脂因乙、丙烯等上游原料成本推升,延續高檔走揚,呈現淡季不淡狀態;至於PE、PP受到大陸華北、華東地區大雪紛飛,北貨無法南送出現供給缺口,激勵現貨報價續揚10美元至29美元。
此外,ABS因苯價攀揚48美元,SM連動上漲24美元,每噸達1287美元,以致ABS現貨行情再度刷新歷史新高紀錄,每公噸達2170美元,上漲22.5美元。另,PS也因近期成本推升,加上香港石化公司規劃明年2月歲修,日本電化新加坡PS廠已醞釀伺機啟動漲勢。
塑化廠商指出,原油衝高觸及90美元,石油腦走高,以致乙烯、丙烯現貨報價聯袂彈升74美元、50美元,每噸價格各為1139美元、1296美元,至於與油價連動明顯的苯價也彈升48.5美元,每噸來到969.5美元。
影響所及,即使當前塑化報價多處高檔,且時序邁入年底,需求熱度趨緩,惟短線供給缺口及成本推升力道,使得五大泛用樹脂行情穩步走堅。
其中,HDPE、LLDPE因大陸華北、華東因氣候因素,發生北貨無法南送窘境,每噸價格上漲10美元、11美元,LDPE更因供需緊俏,台塑EVA開出每噸2500美元高價,以致有更LDPE產能轉進EVA生產,LDPE價格隨產能持縮減,攀揚14美元,每噸來到1659美元。
分析師認為,近期乙烯、丙烯及苯價重啟漲勢,有利於台塑化上游廠收益拉升,其次為PE、ABS及PP成為推薦焦點;台塑、台聚、亞聚、台化及國喬營運都受惠。
在產品報價活絡下,摩根大通證券最新報告上修台化2010年至2012年獲利預估,EPS各為7.96元、9.45元及10.4元,目標價從103元調高為109元,並新增至亞太加碼焦點名單中。
2010年12月3日
[News] SABIC歐洲公司HDPE裝置重啟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10-12-01 08:44:28
綜合媒體12月1日消息,SABIC歐洲公司位於荷蘭Geleen 的HDPE裝置於周二(11月30日)重啟,該生產線產能在17.5萬噸/年。
據悉,裝置在11月中旬因技術原因被迫關閉,重啟后開工率已達到100%狀態。SABIC在Geleen 擁有2調HDPE生產線,產能均為17.5萬噸/年,另一條生產線正常運行中。
綜合媒體12月1日消息,SABIC歐洲公司位於荷蘭Geleen 的HDPE裝置於周二(11月30日)重啟,該生產線產能在17.5萬噸/年。
據悉,裝置在11月中旬因技術原因被迫關閉,重啟后開工率已達到100%狀態。SABIC在Geleen 擁有2調HDPE生產線,產能均為17.5萬噸/年,另一條生產線正常運行中。
2010年11月10日
[News]《各報要聞》油價飆,PS、ABS勁揚
2010-11-05 07:47 時報資訊 【時報-各報要聞】
PLATTS報導,國際油價再創近期新高,每桶站上84美元。在大陸、馬來西亞石化廠歲修壓縮供給能量,下游庫存水位低檔,引發買盤回補庫存動作積極,本週五大泛用樹脂除PVC、HDPE小幅拉回外,LDPE、LLDPE分別上漲20美元、55美元,ABS、PS更聯袂勁揚30美元、68美元。PP也因需求烘托,上漲17美元。
塑化廠商指出,氣候寒冷,大陸農業用膜需求旺季提前發動,加上油價攀高,引發部分買盤提前建立農曆年假出貨庫存水位。目前包括台塑、台聚、亞聚內銷訂單幾乎滿載,惟看好短線報價漲勢,台聚、亞聚外銷接單率仍保留20%,伺機逢高操作。
分析師指出,11月塑化內銷報價調漲0.7元至2元,廠商營收可望續揚5%至10%;尤其,短線乙烯價格回軟,台塑、台聚、亞聚及南亞、國喬等廠商利差空間持續擴大。
PLATTS指出,10月中旬開始,包括泰國、大陸及馬來西亞各有20萬噸至30萬噸PE廠相繼歲修;尤其,LLDPE因農業用膜旺季與氣候寒冷,加上LDPE價格過高,導致部分買盤改以採購LLDPE替代,激勵報價大漲55美元。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彭暄貽/台北報導)
PLATTS報導,國際油價再創近期新高,每桶站上84美元。在大陸、馬來西亞石化廠歲修壓縮供給能量,下游庫存水位低檔,引發買盤回補庫存動作積極,本週五大泛用樹脂除PVC、HDPE小幅拉回外,LDPE、LLDPE分別上漲20美元、55美元,ABS、PS更聯袂勁揚30美元、68美元。PP也因需求烘托,上漲17美元。
塑化廠商指出,氣候寒冷,大陸農業用膜需求旺季提前發動,加上油價攀高,引發部分買盤提前建立農曆年假出貨庫存水位。目前包括台塑、台聚、亞聚內銷訂單幾乎滿載,惟看好短線報價漲勢,台聚、亞聚外銷接單率仍保留20%,伺機逢高操作。
分析師指出,11月塑化內銷報價調漲0.7元至2元,廠商營收可望續揚5%至10%;尤其,短線乙烯價格回軟,台塑、台聚、亞聚及南亞、國喬等廠商利差空間持續擴大。
PLATTS指出,10月中旬開始,包括泰國、大陸及馬來西亞各有20萬噸至30萬噸PE廠相繼歲修;尤其,LLDPE因農業用膜旺季與氣候寒冷,加上LDPE價格過高,導致部分買盤改以採購LLDPE替代,激勵報價大漲55美元。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彭暄貽/台北報導)
2010年10月29日
[News] 調漲PE報價/台塑台聚 獲利看增
【經濟日報╱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2010.10.26 02:10 am
中東SABIC帶頭喊漲下月交貨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漲價每公噸110美元,漲幅逾9%,將激勵台塑(1301)、台聚(1304)、亞聚(1308)跟進,調漲11月PE報價,可望進一步提升毛利表現。
法人表示,大陸PE市場需求持續強勁,確定三家廠家第四季營運優於上一季,以亞聚來看,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逾3元,全年起碼有4.5元水準。
據了解,自大陸十一長假結束後,大陸對PE的買盤力道異常強勁,使得三大品項價格快速被拉抬,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為例,上周行情攀升至每公噸1,551美元,兩周來上漲每公噸101美元,漲幅14%
但漲勢方興未艾,台聚集團指出,依據客戶透露,全球最大PE供應商SABIC剛通知下月交貨的LLDPE售價為每公噸1,300美元,比本月報價漲每公噸110美元,另一項主力產品HDPE(射出級)新價也調高至每公噸1,300美元。
由於SABIC報價動向一直是亞洲其他生產廠調整價格的參考依據,包括台塑、台聚及亞聚正醞釀再掀起漲價行動;準備比照SABIC價位賣貨。
另SABIC大漲價格,同時被業界解讀可能與先前生產線故障、天然氣供料不足等有關,考量現貨料源低於正常水準,希望藉此提高利潤,情勢更有利行情漲勢。
業者並說,除LLDPE獲利看俏外,LDPE價格同樣正繼續攻頂,國內三家業者近日已相繼報出每公噸1,600美元新價,比上周漲每公噸50美元。
【2010/10/2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中東SABIC帶頭喊漲下月交貨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漲價每公噸110美元,漲幅逾9%,將激勵台塑(1301)、台聚(1304)、亞聚(1308)跟進,調漲11月PE報價,可望進一步提升毛利表現。
法人表示,大陸PE市場需求持續強勁,確定三家廠家第四季營運優於上一季,以亞聚來看,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逾3元,全年起碼有4.5元水準。
據了解,自大陸十一長假結束後,大陸對PE的買盤力道異常強勁,使得三大品項價格快速被拉抬,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為例,上周行情攀升至每公噸1,551美元,兩周來上漲每公噸101美元,漲幅14%
但漲勢方興未艾,台聚集團指出,依據客戶透露,全球最大PE供應商SABIC剛通知下月交貨的LLDPE售價為每公噸1,300美元,比本月報價漲每公噸110美元,另一項主力產品HDPE(射出級)新價也調高至每公噸1,300美元。
由於SABIC報價動向一直是亞洲其他生產廠調整價格的參考依據,包括台塑、台聚及亞聚正醞釀再掀起漲價行動;準備比照SABIC價位賣貨。
另SABIC大漲價格,同時被業界解讀可能與先前生產線故障、天然氣供料不足等有關,考量現貨料源低於正常水準,希望藉此提高利潤,情勢更有利行情漲勢。
業者並說,除LLDPE獲利看俏外,LDPE價格同樣正繼續攻頂,國內三家業者近日已相繼報出每公噸1,600美元新價,比上周漲每公噸50美元。
【2010/10/2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0年10月26日
[News] 未來五年全球PE需求將快速增長
2010年10月19日 13:22 中塑資訊網 查看評論
據美國析邁(CMAI)稱,2009年全球聚合物消費量達到1.76億噸,其中聚乙烯(PE)佔到消費總量的約38%。2009年全球PE需求接近6700萬噸,預計未來五年將以年均逾5%的速度增長,到2014年的需求量將超過8700萬噸。
2009年高密度聚乙烯(HDPE)需求量約佔到聚合物總需求量的17%,或約3000萬噸,而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需求量分別佔到約11%和10%。
HDPE 17%
LLDPE 11%
LDPE 10%
據美國析邁(CMAI)稱,2009年全球聚合物消費量達到1.76億噸,其中聚乙烯(PE)佔到消費總量的約38%。2009年全球PE需求接近6700萬噸,預計未來五年將以年均逾5%的速度增長,到2014年的需求量將超過8700萬噸。
2009年高密度聚乙烯(HDPE)需求量約佔到聚合物總需求量的17%,或約3000萬噸,而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需求量分別佔到約11%和10%。
HDPE 17%
LLDPE 11%
LDPE 10%
[News] 亞洲乙烯2011年利潤將降至100美元/噸以下
2010年10月25日 15:07 中塑資訊網
業內人士指出,因中國乙烯產能快速增加,亞洲乙烯2011年利潤預計將降至100美元/噸以下。
綜合媒體10月25日消息,由於中國乙烯產能快速增加,今年前8個月中國乙烯產量創下歷史新高,預計明年亞洲乙烯利潤可能降至100美元/噸以下。
市場人士指出,亞洲乙烯利潤預計將在明年一月見頂,因為亞洲新投產的多家乙烯廠都將逐漸提高負荷率。過去5年中,中國國內煉油能力大幅增加了42%,國內乙烯產量不斷增產,已經很少進口乙烯原料。2010年中國投產了三套100萬噸/年超大乙烯裝置,分別是天津,鎮海,獨山子乙烯廠。
雖然這些廠負荷率還未達標,但8月份乙烯產量仍達到925萬噸,為一月份以來的最高水準。這將對南韓和台灣的乙烯生產商產生巨大衝擊,今年下半年至2011年將是石化行業包括乙烯裂解行業的底部。如果乙烯毛利太低,南韓和日本的大部分乙烯裂解裝置甚至可能面臨關閉。
業內人士指出,因中國乙烯產能快速增加,亞洲乙烯2011年利潤預計將降至100美元/噸以下。
綜合媒體10月25日消息,由於中國乙烯產能快速增加,今年前8個月中國乙烯產量創下歷史新高,預計明年亞洲乙烯利潤可能降至100美元/噸以下。
市場人士指出,亞洲乙烯利潤預計將在明年一月見頂,因為亞洲新投產的多家乙烯廠都將逐漸提高負荷率。過去5年中,中國國內煉油能力大幅增加了42%,國內乙烯產量不斷增產,已經很少進口乙烯原料。2010年中國投產了三套100萬噸/年超大乙烯裝置,分別是天津,鎮海,獨山子乙烯廠。
雖然這些廠負荷率還未達標,但8月份乙烯產量仍達到925萬噸,為一月份以來的最高水準。這將對南韓和台灣的乙烯生產商產生巨大衝擊,今年下半年至2011年將是石化行業包括乙烯裂解行業的底部。如果乙烯毛利太低,南韓和日本的大部分乙烯裂解裝置甚至可能面臨關閉。
2010年10月3日
[News] 台塑掃貨 乙烯價大漲
【經濟日報╱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2010.09.28 02:07 am
台塑(1301)集團看漲十一長假後市,上周五(24日)大舉在市場掃貨近萬公噸乙烯,令現貨行情跳升至每公噸1,142美元,單周漲幅近9%。使下游衍生品漲勢箭在弦上。
市場人士指出,各項乙烯衍生品正蠢蠢欲動,昨(27)日南韓傳出苯乙烯(SM)以每公噸1,190美元成交,單日漲了30美元,為各產品漲價拉開序幕,台苯(1310)、國喬(1312)、台化(1326)等乙烯衍生品生產廠將受惠。
台塑主管表示,上周,中東SABIC、拉比格及IQUATE相繼因電力中斷、機械故障等因素,宣布下個月對合約客戶實施減量供應聚乙烯(PE)措施;因這些廠家消息一向封閉,迄今為止,尚無法得知進一步詳情。
但內部研判中東大規模減產動作,應該已傷及上游供料裝置,也就是生產乙烯的裂解廠受損,而且近日發現並沒有中東新的乙烯料源運來亞洲。換言之,影響層面將不單是PE產品,其他衍生品都在波及範圍。
面對市場此一新情勢,原本放話每公噸1,000美元以上的乙烯不會買的台塑集團,考量10月起年產103萬公噸乙烯的烯烴二廠歲修,加上7月初火災停工的烯烴一廠尚未復工,下游相關生產線面臨乙烯缺料情況,對採購高價乙烯態度由觀望轉為積極買進,24日出手購料,一下子買了三、四船,使乙烯現貨行情暴漲至每公噸1,142美元。
台塑主管坦言,新價乙烯對照下游各衍生品現行價格,除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低密度聚乙烯仍保有一定獲利空間外,像SM、乙二醇毛利將被大幅壓縮,而線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則是賠錢。
【2010/09/27 經濟日報】
台塑(1301)集團看漲十一長假後市,上周五(24日)大舉在市場掃貨近萬公噸乙烯,令現貨行情跳升至每公噸1,142美元,單周漲幅近9%。使下游衍生品漲勢箭在弦上。
市場人士指出,各項乙烯衍生品正蠢蠢欲動,昨(27)日南韓傳出苯乙烯(SM)以每公噸1,190美元成交,單日漲了30美元,為各產品漲價拉開序幕,台苯(1310)、國喬(1312)、台化(1326)等乙烯衍生品生產廠將受惠。
台塑主管表示,上周,中東SABIC、拉比格及IQUATE相繼因電力中斷、機械故障等因素,宣布下個月對合約客戶實施減量供應聚乙烯(PE)措施;因這些廠家消息一向封閉,迄今為止,尚無法得知進一步詳情。
但內部研判中東大規模減產動作,應該已傷及上游供料裝置,也就是生產乙烯的裂解廠受損,而且近日發現並沒有中東新的乙烯料源運來亞洲。換言之,影響層面將不單是PE產品,其他衍生品都在波及範圍。
面對市場此一新情勢,原本放話每公噸1,000美元以上的乙烯不會買的台塑集團,考量10月起年產103萬公噸乙烯的烯烴二廠歲修,加上7月初火災停工的烯烴一廠尚未復工,下游相關生產線面臨乙烯缺料情況,對採購高價乙烯態度由觀望轉為積極買進,24日出手購料,一下子買了三、四船,使乙烯現貨行情暴漲至每公噸1,142美元。
台塑主管坦言,新價乙烯對照下游各衍生品現行價格,除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低密度聚乙烯仍保有一定獲利空間外,像SM、乙二醇毛利將被大幅壓縮,而線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則是賠錢。
【2010/09/27 經濟日報】
[News] EG漲 南亞東聯中纖受惠
經濟日報╱記者吳秉鍇、邱展光/高雄、台北報導 2010.10.01 04:15 am
即將進入聚酯化纖業黃金需求旺季,再加上國內外乙二醇(EG)生產線減產,昨(30)日傳出EG每公噸將上漲每公噸55美元,漲幅逾6%,十一長假後續漲,南亞(1303)、東聯(1710)及中纖(1718)都將受惠。
法人表示,亞洲EG領導廠SHELL等已宣布下月調漲合約價,每公噸漲20至40美元,達到每公噸900至910美元,預期現貨可望超越此合約價位,讓南亞等獲利大增。
市場人士指出,在聚酯產業的加工流程中,是先以兩大原料純對苯二甲酸(PTA)加上EG製成聚酯絲,近期PTA因上游的對二甲苯(PX)推升,率先啟動漲勢後,目前EG正隨後跟進。
雖然自1日開始,大陸將進入十一長假,但放假前夕,受到下游提前備料行動刺激,報價快速拉高,市場傳出每公噸860美元成交價,與上周每公噸805美元相比,漲價55美元,漲幅逾6%
在供應端方面,南亞(1303 )9月中旬以後兩套總年產能70萬公噸的乙二醇(EG)停爐,中東沙烏地阿拉伯Sharq公司的兩座年產共126萬公噸的EG廠,也同時停爐的情況下,市場供應陷入空前緊張。
業者進一步說,因各生產廠普遍看好長假後的需求,現貨市場彌漫著一股惜售心態,加上亞洲三大供應商SABIC、MEGlobal及SHELL剛宣布10月EG供料價格各為每公噸900至910美元,分別上漲價20至40美元,為假後行情打下基礎。
法人表示,國內EG廠家南亞、東聯及中纖,其本月本地進料的乙烯價格每公噸1,010美元,原料耗用量約60%,再加計工繳費140至150美元,每公噸生產成本在750美元附近,以現在行情來看,每公噸可賺100美元(不含運費)。
【2010/10/01 經濟日報】
即將進入聚酯化纖業黃金需求旺季,再加上國內外乙二醇(EG)生產線減產,昨(30)日傳出EG每公噸將上漲每公噸55美元,漲幅逾6%,十一長假後續漲,南亞(1303)、東聯(1710)及中纖(1718)都將受惠。
法人表示,亞洲EG領導廠SHELL等已宣布下月調漲合約價,每公噸漲20至40美元,達到每公噸900至910美元,預期現貨可望超越此合約價位,讓南亞等獲利大增。
市場人士指出,在聚酯產業的加工流程中,是先以兩大原料純對苯二甲酸(PTA)加上EG製成聚酯絲,近期PTA因上游的對二甲苯(PX)推升,率先啟動漲勢後,目前EG正隨後跟進。
雖然自1日開始,大陸將進入十一長假,但放假前夕,受到下游提前備料行動刺激,報價快速拉高,市場傳出每公噸860美元成交價,與上周每公噸805美元相比,漲價55美元,漲幅逾6%
在供應端方面,南亞(1303 )9月中旬以後兩套總年產能70萬公噸的乙二醇(EG)停爐,中東沙烏地阿拉伯Sharq公司的兩座年產共126萬公噸的EG廠,也同時停爐的情況下,市場供應陷入空前緊張。
業者進一步說,因各生產廠普遍看好長假後的需求,現貨市場彌漫著一股惜售心態,加上亞洲三大供應商SABIC、MEGlobal及SHELL剛宣布10月EG供料價格各為每公噸900至910美元,分別上漲價20至40美元,為假後行情打下基礎。
法人表示,國內EG廠家南亞、東聯及中纖,其本月本地進料的乙烯價格每公噸1,010美元,原料耗用量約60%,再加計工繳費140至150美元,每公噸生產成本在750美元附近,以現在行情來看,每公噸可賺100美元(不含運費)。
【2010/10/01 經濟日報】
[News] 巴西建成世界首家“綠色”塑膠工廠
新華網巴西阿雷格裏港9月24日專電(記者陳威華)巴西總統盧拉24日在巴西南部城市阿雷格裏港為世界上首家“綠色”塑膠工廠揭幕。
據介紹,這家工廠隸屬於巴西化工公司,主要使用從甘蔗中提取的乙醇燃料來製造塑膠化工產品,預計年產“綠色”聚乙烯20萬噸,生產每噸產品可減少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近2.5噸。
在新廠揭幕儀式上,盧拉強調說,巴西是世界上大規模生產“綠色”且“優質”聚乙烯的先鋒,從1975年就開始投資新型農業能源領域,總額達到160億美元。他還表示,他將在今年年底坎昆氣候大會上向國際社會著力推薦“綠色”塑膠。
巴西化工公司總裁貝爾納多·格拉丁說,巴西是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乙醇燃料生產國,因此也希望領導新型可持續化學產品的開發。他說:“這種塑膠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有著不可超越的吸引力。”
這家“綠色”塑膠工廠每年將消耗甘蔗乙醇燃料4.62億升,提供燃料的廠家必須符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等可持續性發展的準則。
據介紹,這家工廠隸屬於巴西化工公司,主要使用從甘蔗中提取的乙醇燃料來製造塑膠化工產品,預計年產“綠色”聚乙烯20萬噸,生產每噸產品可減少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近2.5噸。
在新廠揭幕儀式上,盧拉強調說,巴西是世界上大規模生產“綠色”且“優質”聚乙烯的先鋒,從1975年就開始投資新型農業能源領域,總額達到160億美元。他還表示,他將在今年年底坎昆氣候大會上向國際社會著力推薦“綠色”塑膠。
巴西化工公司總裁貝爾納多·格拉丁說,巴西是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乙醇燃料生產國,因此也希望領導新型可持續化學產品的開發。他說:“這種塑膠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有著不可超越的吸引力。”
這家“綠色”塑膠工廠每年將消耗甘蔗乙醇燃料4.62億升,提供燃料的廠家必須符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等可持續性發展的準則。
[News] 乙烯再度上漲 塑化相關股走勢停看聽
【聯合晚報╱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2010.09.28 02:49 pm
旺季到來,相關塑化原料蠢動,主要的原料乙烯昨天現貨行情再度上漲,已跳升至每公噸1142美元;乙二醇(EG)合約價格也是向上攀升;隨著下游尼龍粒需求的轉趨強勁,CPL(己內醯胺)價格出現推升的情況;雖然有利多加持,但28日塑化相關受惠個股的股價走勢則未受激勵。
近期相關的塑化原料價格已經開始出現上漲的情況,而且市場認為,在中國「十一五黃金周」結束後,各工廠開始恢復營運,需求量將增加;再加上,近期中東SABIC、拉比格及IQUATE因電力中斷,宣布下個月對合約客戶實施減量供應聚乙烯;日前又傳出大陸齊魯石化輕裂廠故障之際,勢必讓第四季塑化相原料出現新一波漲勢。
受惠於乙烯相關原料產品價格開始上漲,上游的台塑(1301)、台聚(1304)及亞聚(1308)為最直接的受惠者;上游原料價格上揚,苯乙烯(SM)昨天單日上漲30美元,以每公噸1190美元成交,國內相關業者台苯(1310)、國喬(1312)、台化(1326)可望將原料上漲的壓力轉嫁出去。
乙烯現貨價格漲上漲後,沙烏地阿拉伯基礎工業(SABIC)等EG大廠先後宣布,調漲10月賣到亞洲的EG合約價,每公噸上漲30至40美元,調整後的報價每公噸900至910美元,國內的南亞(1303)、東聯(1710)及中纖(1718)等三家EG業者,也將同步調高現貨與合約價格,使得第四季的獲利可望跟著受挹。
此外,CPL為生產衣服的主要原料之一,在尼龍粒下游廠商回補庫存帶動下,CPL現貨價自7月開始向上攀升,目前現貨價達到每噸2615美元的高價位水準,而且,據目前所了解,第4季亞洲CPL廠歲修的產能不少,預期第4季CPL可望維持高價位,國內受惠的業者為中石化(1314)。
旺季到來,相關塑化原料蠢動,主要的原料乙烯昨天現貨行情再度上漲,已跳升至每公噸1142美元;乙二醇(EG)合約價格也是向上攀升;隨著下游尼龍粒需求的轉趨強勁,CPL(己內醯胺)價格出現推升的情況;雖然有利多加持,但28日塑化相關受惠個股的股價走勢則未受激勵。
近期相關的塑化原料價格已經開始出現上漲的情況,而且市場認為,在中國「十一五黃金周」結束後,各工廠開始恢復營運,需求量將增加;再加上,近期中東SABIC、拉比格及IQUATE因電力中斷,宣布下個月對合約客戶實施減量供應聚乙烯;日前又傳出大陸齊魯石化輕裂廠故障之際,勢必讓第四季塑化相原料出現新一波漲勢。
受惠於乙烯相關原料產品價格開始上漲,上游的台塑(1301)、台聚(1304)及亞聚(1308)為最直接的受惠者;上游原料價格上揚,苯乙烯(SM)昨天單日上漲30美元,以每公噸1190美元成交,國內相關業者台苯(1310)、國喬(1312)、台化(1326)可望將原料上漲的壓力轉嫁出去。
乙烯現貨價格漲上漲後,沙烏地阿拉伯基礎工業(SABIC)等EG大廠先後宣布,調漲10月賣到亞洲的EG合約價,每公噸上漲30至40美元,調整後的報價每公噸900至910美元,國內的南亞(1303)、東聯(1710)及中纖(1718)等三家EG業者,也將同步調高現貨與合約價格,使得第四季的獲利可望跟著受挹。
此外,CPL為生產衣服的主要原料之一,在尼龍粒下游廠商回補庫存帶動下,CPL現貨價自7月開始向上攀升,目前現貨價達到每噸2615美元的高價位水準,而且,據目前所了解,第4季亞洲CPL廠歲修的產能不少,預期第4季CPL可望維持高價位,國內受惠的業者為中石化(1314)。
2010年9月15日
[News] 塑化缺料價格大漲 亞聚全年EPS上看4元
2010/9/9 壹蘋果網絡
中國力行節能減碳政策,衝擊石化廠開工率,加上馬來西亞Titan集團年產22萬公噸的LDPE(低密度聚乙烯)10月1日歲休,亞洲區LDPE大缺料。
除部分廠商已祭出「外銷配額」,亞聚等國內LDPE大廠,外銷價甚至上看1700美元,遠高於現貨價25%,挹注下半年獲利,全年EPS(Earnings Per Share,每股稅後純益)上看4元。
對亞洲掀起的缺料潮,台塑集團主管說:「主要是以PVC(聚氯乙烯)及LDPE缺料情況較為嚴重。」
中國部分塑化廠停產
該主管更說,在PVC方面,因中國為達年底節能減碳2成的目標,勒令水泥、鋼鐵及塑化等,二氧化碳排放量超標的工廠停工或減產,包括上海鎮海煉化也降低產能因應,其中電石法PVC產能恐減產15%,加上進入傳統旺季,估行情有機會上漲。
至於LDPE的亞洲大缺料,亞聚高層說:「主要原因有3,一是亞洲LDPE廠商將產能轉為生產毛利較高的太陽能級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使LDPE供給量大減,加上馬來西亞Titan10月起將歲休及美國經濟制裁伊朗,影響LDPE外銷量。」
亞聚主管說,這波缺料潮恐延燒至第4季,讓下半年的LDPE行情出乎意外地好。」
國內券商研究員指出,由於亞洲下游大肆搶料,造成部分LDPE廠商寄出「外銷配額」,限量供應下游,在此情況下,LDPE早已超出目前市場的1360美元,特殊規格的成交價已站上1700美元,一般LDPE也約1500美元。
該研究員說:「LDPE價差超過400美元,貢獻亞聚下半年獲利有機會維持上半年熱況,全年每股純益上看4元。」
中國力行節能減碳政策,衝擊石化廠開工率,加上馬來西亞Titan集團年產22萬公噸的LDPE(低密度聚乙烯)10月1日歲休,亞洲區LDPE大缺料。
除部分廠商已祭出「外銷配額」,亞聚等國內LDPE大廠,外銷價甚至上看1700美元,遠高於現貨價25%,挹注下半年獲利,全年EPS(Earnings Per Share,每股稅後純益)上看4元。
對亞洲掀起的缺料潮,台塑集團主管說:「主要是以PVC(聚氯乙烯)及LDPE缺料情況較為嚴重。」
中國部分塑化廠停產
該主管更說,在PVC方面,因中國為達年底節能減碳2成的目標,勒令水泥、鋼鐵及塑化等,二氧化碳排放量超標的工廠停工或減產,包括上海鎮海煉化也降低產能因應,其中電石法PVC產能恐減產15%,加上進入傳統旺季,估行情有機會上漲。
至於LDPE的亞洲大缺料,亞聚高層說:「主要原因有3,一是亞洲LDPE廠商將產能轉為生產毛利較高的太陽能級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使LDPE供給量大減,加上馬來西亞Titan10月起將歲休及美國經濟制裁伊朗,影響LDPE外銷量。」
亞聚主管說,這波缺料潮恐延燒至第4季,讓下半年的LDPE行情出乎意外地好。」
國內券商研究員指出,由於亞洲下游大肆搶料,造成部分LDPE廠商寄出「外銷配額」,限量供應下游,在此情況下,LDPE早已超出目前市場的1360美元,特殊規格的成交價已站上1700美元,一般LDPE也約1500美元。
該研究員說:「LDPE價差超過400美元,貢獻亞聚下半年獲利有機會維持上半年熱況,全年每股純益上看4元。」
[News] EVA、LDPE攀升 台塑台聚亞聚受惠
2010/9/13 經濟日報
受惠大陸下游耶誕節市場及冬天農膜備料旺,台塑、台聚、亞聚旗下兩大產品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低密度聚乙烯(LDPE)價格快速攀升。
法人表示,目前EVA行情每公噸1,850至1,900美元價位,三家業者每公噸獲利高達500美元;尤其是亞聚因剛完成一條年產3萬公噸產線變更,獲利將增添動能,估算一季可多賺4,000萬元,每股稅前盈餘貢獻0.13元。
據了解,EVA依醋酸乙烯含量不同,用途非常廣泛,主要使用在氣墊鞋、登山及休閒鞋、農業用棚及太陽能板封裝膜、熱溶膠等,台灣三大生產廠台塑、台聚及亞聚是大陸主力進口商,占其進口量約45至50%。台聚集團主管指出,隨著乙烯先前重挫,在7月間,EVA由原先每公噸2,000美元高點回軟至1,700美元價位,但近期聖誕節市場需求釋出,加上上游原料乙烯價格堅挺,激勵買氣更旺,行情一路攀升。
以醋酸乙烯含量185至20%品項為例,每公噸約1,850美元,含量為245至25%的品項每公噸漲至1,900美元,近月來漲幅約10%,短期可望重返每公噸2,000美元水準。
業者並指出,因EVA與LDPE兩項產品是同一個製程,以切換方式調度產量,在三廠都集中火力生產EVA的情況下,使得因大陸對冬天農業用膜需求增加的LDPE,因供應減少而價格行情走揚,現在各廠報價站上每公噸1,500美元,比上周大漲近一成。
據了解,美國市場情勢與亞洲類似,LDPE報價已漲至每公噸1,700美元,亞聚等業者近日接獲美洲買家詢單,顯示亞洲行情可望繼續拉抬。
法人表示,目前市況對亞聚最為有利,兩項大漲價的產品是其主力,尤其是其EVA產能由原先的一年3萬公噸提高至6萬公噸,等於此項產品獲利倍增加;另台聚該兩項產品也占營運比率的50%左右,挹注第四季獲利放大。
受惠大陸下游耶誕節市場及冬天農膜備料旺,台塑、台聚、亞聚旗下兩大產品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低密度聚乙烯(LDPE)價格快速攀升。
法人表示,目前EVA行情每公噸1,850至1,900美元價位,三家業者每公噸獲利高達500美元;尤其是亞聚因剛完成一條年產3萬公噸產線變更,獲利將增添動能,估算一季可多賺4,000萬元,每股稅前盈餘貢獻0.13元。
據了解,EVA依醋酸乙烯含量不同,用途非常廣泛,主要使用在氣墊鞋、登山及休閒鞋、農業用棚及太陽能板封裝膜、熱溶膠等,台灣三大生產廠台塑、台聚及亞聚是大陸主力進口商,占其進口量約45至50%。台聚集團主管指出,隨著乙烯先前重挫,在7月間,EVA由原先每公噸2,000美元高點回軟至1,700美元價位,但近期聖誕節市場需求釋出,加上上游原料乙烯價格堅挺,激勵買氣更旺,行情一路攀升。
以醋酸乙烯含量185至20%品項為例,每公噸約1,850美元,含量為245至25%的品項每公噸漲至1,900美元,近月來漲幅約10%,短期可望重返每公噸2,000美元水準。
業者並指出,因EVA與LDPE兩項產品是同一個製程,以切換方式調度產量,在三廠都集中火力生產EVA的情況下,使得因大陸對冬天農業用膜需求增加的LDPE,因供應減少而價格行情走揚,現在各廠報價站上每公噸1,500美元,比上周大漲近一成。
據了解,美國市場情勢與亞洲類似,LDPE報價已漲至每公噸1,700美元,亞聚等業者近日接獲美洲買家詢單,顯示亞洲行情可望繼續拉抬。
法人表示,目前市況對亞聚最為有利,兩項大漲價的產品是其主力,尤其是其EVA產能由原先的一年3萬公噸提高至6萬公噸,等於此項產品獲利倍增加;另台聚該兩項產品也占營運比率的50%左右,挹注第四季獲利放大。
2010年8月30日
[News] Advanced HDPE plant brought online
By PlasticsToday Staff Published: August 26th, 2010
Plastics supplier LyondellBasell, just a few months out of Chapter 11 protection, is moving ahead with strategic growth, adding another 320,000 tonnes of HDPE capacity in Europe. Output from the plant is even better than current bi-modal materials, claims the company.
The supplier (Rotterdam, Netherlands) reports the new plant, in Münchsmünster, Germany, uses its Hostalen Advanced Cascade Process (ACP) for production of the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This new plant joins current LyondellBasell plastics plants in Frankfurt and Wesseling, Germany, and a joint venture in Plock, Poland, as all using the Hostalen ACP technology. The new plant has 65 full-time employees.
According to the supplier, Hostalen ACP technology surpasses standard bimodal HDPE performance by producing resins with an advanced toughness/stiffness balance, superior impact resistance, and a higher stress-crack resistance. Typical customer applications include thin-wall packaging, caps and closures, large blow molding and textiles for packaging.
"Multimodal HDPE grades offer significant cost savings through processability improvements, downgauging and energy savings," explained Tassilo Bader, the company's VP for polyethylene and polyolefins Solutions - Europe, Asia and international.
Earlier this week we reported on the company's expansion of its offerings to rotomolders with its launch of two new pre-colored rotational molding resins said to provide good cold temperature impact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stress cracking resistance.
After a 15-month reorganization, LyondellBasell emerged from Chapter 11 protection on April 30, 2010, and the company now is working on its listing on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NYSE). The company had declared bankruptcy on Jan. 6, 2009, pressured by a global contraction in resin demand and the burdensome debt structure that resulted from its creation. While in Ch. 11, it did close some older plants in Europe, including ones in England, Germany, and Italy. —mpweditorial@cancom.com
Plastics supplier LyondellBasell, just a few months out of Chapter 11 protection, is moving ahead with strategic growth, adding another 320,000 tonnes of HDPE capacity in Europe. Output from the plant is even better than current bi-modal materials, claims the company.
The supplier (Rotterdam, Netherlands) reports the new plant, in Münchsmünster, Germany, uses its Hostalen Advanced Cascade Process (ACP) for production of the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This new plant joins current LyondellBasell plastics plants in Frankfurt and Wesseling, Germany, and a joint venture in Plock, Poland, as all using the Hostalen ACP technology. The new plant has 65 full-time employees.
According to the supplier, Hostalen ACP technology surpasses standard bimodal HDPE performance by producing resins with an advanced toughness/stiffness balance, superior impact resistance, and a higher stress-crack resistance. Typical customer applications include thin-wall packaging, caps and closures, large blow molding and textiles for packaging.
"Multimodal HDPE grades offer significant cost savings through processability improvements, downgauging and energy savings," explained Tassilo Bader, the company's VP for polyethylene and polyolefins Solutions - Europe, Asia and international.
Earlier this week we reported on the company's expansion of its offerings to rotomolders with its launch of two new pre-colored rotational molding resins said to provide good cold temperature impact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stress cracking resistance.
After a 15-month reorganization, LyondellBasell emerged from Chapter 11 protection on April 30, 2010, and the company now is working on its listing on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NYSE). The company had declared bankruptcy on Jan. 6, 2009, pressured by a global contraction in resin demand and the burdensome debt structure that resulted from its creation. While in Ch. 11, it did close some older plants in Europe, including ones in England, Germany, and Italy. —mpweditorial@cancom.com
2010年8月25日
[News] 《產業》PE賣光,下周一開盤受矚目
2010-08-20 08:17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
PLATTS報導,由於PE貨源提前售罄、大陸限電政策催化,本周五大泛用樹脂現貨報價持穩走堅;其中,ABS、PS因LG、台化寧波廠減產、歲修計畫,價格續揚15美元、42.5美元。PVC、LDPE小漲6美元、5美元,HDPE、PP呈現平盤。
塑化廠商指出,由於PE貨源提前售罄,目前現貨市場僅貿易商以既有貨源喊價出售,價格約上漲55美元,惟此數據不囊括在PLATTS調查範圍內。為此,PE廠將在下週一(23日)提前啟動9月第一波外銷報價。以當前PE市況與原料乙烯現貨上漲50美元來看,粗估9月份PE外銷報價約比8月價格高出120美元至150美元。
受制近期油價波動趨緩,加上部分貨源提前售罄,本周PVC、PE及PP追價力道持穩,其中,PVC因大陸、印度需求不墜,LDPE也因與EVA具產能排擠,供需稍顯緊俏,聯袂小幅上揚。
不過,大陸華東、華中地區限電政策啟動,LG永興位於寧波年產50萬噸ABS開工率下滑至80%,約減產8千噸產能,台化寧波年產10萬噸PS廠也處停產一個月階段,加上第三季耶誕節出貨旺季催化,ABS、PS現貨報價分別向上挑戰1960美元、1250美元。(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彭暄貽/台北報導)
PLATTS報導,由於PE貨源提前售罄、大陸限電政策催化,本周五大泛用樹脂現貨報價持穩走堅;其中,ABS、PS因LG、台化寧波廠減產、歲修計畫,價格續揚15美元、42.5美元。PVC、LDPE小漲6美元、5美元,HDPE、PP呈現平盤。
塑化廠商指出,由於PE貨源提前售罄,目前現貨市場僅貿易商以既有貨源喊價出售,價格約上漲55美元,惟此數據不囊括在PLATTS調查範圍內。為此,PE廠將在下週一(23日)提前啟動9月第一波外銷報價。以當前PE市況與原料乙烯現貨上漲50美元來看,粗估9月份PE外銷報價約比8月價格高出120美元至150美元。
受制近期油價波動趨緩,加上部分貨源提前售罄,本周PVC、PE及PP追價力道持穩,其中,PVC因大陸、印度需求不墜,LDPE也因與EVA具產能排擠,供需稍顯緊俏,聯袂小幅上揚。
不過,大陸華東、華中地區限電政策啟動,LG永興位於寧波年產50萬噸ABS開工率下滑至80%,約減產8千噸產能,台化寧波年產10萬噸PS廠也處停產一個月階段,加上第三季耶誕節出貨旺季催化,ABS、PS現貨報價分別向上挑戰1960美元、1250美元。(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彭暄貽/台北報導)
2010年8月21日
[News] 中國石化和Sabic合資乙烯項目實現滿負荷運營
2010年8月20日 13:44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 簡稱﹕中國石化)母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Chin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簡稱﹕中石化集團)週五表示﹐中國石化與Saudi Basic Industries Corp.(簡稱Sabic)的天津合資項目已開始滿負荷運營﹐其乙烯年產量達100萬噸。
Sabic此前曾表示﹐這個位於華北地區天津市的石化廠總值為27億美元﹐已於1月起開始生產前運營。
合資項目由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Sinopec Sabic Tianjin Petrochemical Co.)負責運營。該公司總經理許紅星在中國石化集團的內部通訊中稱﹐如此龐大的工程上線後通常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實現滿負荷營運﹐但公司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就實現了這個目標。
該合資項目於去年年初成立﹐可年產各種化學產品320萬噸﹐其中包括100萬噸乙烯。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 簡稱﹕中國石化)母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Chin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簡稱﹕中石化集團)週五表示﹐中國石化與Saudi Basic Industries Corp.(簡稱Sabic)的天津合資項目已開始滿負荷運營﹐其乙烯年產量達100萬噸。
Sabic此前曾表示﹐這個位於華北地區天津市的石化廠總值為27億美元﹐已於1月起開始生產前運營。
合資項目由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Sinopec Sabic Tianjin Petrochemical Co.)負責運營。該公司總經理許紅星在中國石化集團的內部通訊中稱﹐如此龐大的工程上線後通常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實現滿負荷營運﹐但公司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就實現了這個目標。
該合資項目於去年年初成立﹐可年產各種化學產品320萬噸﹐其中包括100萬噸乙烯。
2010年6月29日
[News]《塑膠股》台塑上半年獲利超乎預期,李志村:下半年能見度不明
2010-06-26 13:57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
ECFA早收清單不如預期、中東新增產能衝擊,石化營運受關注,台塑(1301)董事長李志村表示,上半年獲利超乎預期,但各國政府刺激消費機制退場,油價波動加劇,加上新增產能干擾,下半年營運能見度不明。惟台塑將啟動大陸寧波擴產,搶攻內需商機,延續收益動能。
李志村說,PE、PVC雖未納入早收清單,但因營收比約14%、16%,獲利貢獻比各約7%,PE今年首季收益貢獻比更縮減至3%,營運衝擊不致過大。台塑也將透過開拓中東、新興市場佈局,增添鋼鐵等多元佈局,維持獲利動能。
關於人民幣升值趨勢,李志村認為,過去日本在美國的「日本第一」慫恿下,讓日圓升值,結果一升值就快完蛋,影響日本至今20年。如今中國看苗頭不對,不會讓人民幣那麼快升值,應採緩升走勢。
台塑昨(25)日股東會受制環保團體抗議活動,及環保人士以股東身分接力發言,表達對台塑高雄仁武廠、六輕五期擴建的諸多質疑,在李志村耐心回答下,議事從下午2點進行到4點10分,最終由主席以環保議題討論過多,直接宣布散會結束,創台塑史上股東會召開時間最長首例。
李志村指出,ECFA石化早收清單,台塑集團不敢說不滿意,但勉強可接受。雖然想要的PVC、PE、PTA沒有納入,但PP、PS、PX都納入。近期PVC利差不好,但大陸進入夏季將實施限電,對電石法PVC生產廠商有壓抑效果,有助PVC價格支撐。
李志村認為,今年全球乙烯需求面僅約增加450萬噸,新增產能約1100萬噸,但能否順利開出還不知道;尤其,中東天然氣供應不足及設備問題,乙烯廠開工率不高,加上歐美老舊乙烯廠持續關廠,乙烯的壓力不大,反倒是對PE壓抑較大。
李志村說,人民幣升值對台塑影響有好有壞,好處是中國民眾的國民所得提高,會擴大內銷市場,壞處是會減少出口競爭力。最後是好是壞,現在還不曉得。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彭暄貽/台北報導)
ECFA早收清單不如預期、中東新增產能衝擊,石化營運受關注,台塑(1301)董事長李志村表示,上半年獲利超乎預期,但各國政府刺激消費機制退場,油價波動加劇,加上新增產能干擾,下半年營運能見度不明。惟台塑將啟動大陸寧波擴產,搶攻內需商機,延續收益動能。
李志村說,PE、PVC雖未納入早收清單,但因營收比約14%、16%,獲利貢獻比各約7%,PE今年首季收益貢獻比更縮減至3%,營運衝擊不致過大。台塑也將透過開拓中東、新興市場佈局,增添鋼鐵等多元佈局,維持獲利動能。
關於人民幣升值趨勢,李志村認為,過去日本在美國的「日本第一」慫恿下,讓日圓升值,結果一升值就快完蛋,影響日本至今20年。如今中國看苗頭不對,不會讓人民幣那麼快升值,應採緩升走勢。
台塑昨(25)日股東會受制環保團體抗議活動,及環保人士以股東身分接力發言,表達對台塑高雄仁武廠、六輕五期擴建的諸多質疑,在李志村耐心回答下,議事從下午2點進行到4點10分,最終由主席以環保議題討論過多,直接宣布散會結束,創台塑史上股東會召開時間最長首例。
李志村指出,ECFA石化早收清單,台塑集團不敢說不滿意,但勉強可接受。雖然想要的PVC、PE、PTA沒有納入,但PP、PS、PX都納入。近期PVC利差不好,但大陸進入夏季將實施限電,對電石法PVC生產廠商有壓抑效果,有助PVC價格支撐。
李志村認為,今年全球乙烯需求面僅約增加450萬噸,新增產能約1100萬噸,但能否順利開出還不知道;尤其,中東天然氣供應不足及設備問題,乙烯廠開工率不高,加上歐美老舊乙烯廠持續關廠,乙烯的壓力不大,反倒是對PE壓抑較大。
李志村說,人民幣升值對台塑影響有好有壞,好處是中國民眾的國民所得提高,會擴大內銷市場,壞處是會減少出口競爭力。最後是好是壞,現在還不曉得。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彭暄貽/台北報導)
2010年5月20日
乙丙烯看跌 台聚、台苯頭痛
【經濟日報╱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
2010.05.17 03:20 am
SHELL新加坡廠等三座合計年產280萬公噸乙烯的新產能拉至近滿載,日、韓總計年產460萬公噸乙烯的輕裂廠陸續復工,宣告亞洲乙烯、丙烯及下游衍生品市場,自6月將提前步入大幅回檔局勢。
法人表示,從上游供料商台塑化(6505)、中油,到聚乙烯(PE)廠台塑(1301)、台聚(1304);乙二醇(EG)廠東聯(1710)、中纖(1718);苯乙烯(SM)廠台苯(1310)、聚氯乙烯(PVC)廠華夏(1305);聚丙烯廠(PP)榮化(1704)等,均將遭波及。
中油主管指出,今年以來,亞洲市場最大的危機就是新產能投入。
繼天津石化旗下100萬公噸乙烯廠投產後,大陸另一座百萬噸級的鎮海煉化也達到產品合格水準;至於SHELL設於新加坡的年產80萬公噸乙烯新廠,現在操作產能也拉高至八成。
其次,原本從3月起進入歲修密集期的日、韓兩國共近十家輕裂廠,陸續復工,包括大韓石化、LG、日本昭和電工、Tosoh等都已完成歲修、復工,其他如韓國仁川石化、日本三菱化學也將重新開爐。
石化業者並表示,近來包括歐洲債信危機將影響消費力、原油持續走跌,以及美國乙烯市場近一個月來行情重挫一半等,都將把亞洲價格拉下來。
業者說,近期乙烯衍生品如PE、EG、SM、PVC等已開始有回跡象,後續只要上游原料乙烯等大幅壓回,勢必同步大幅反轉,時間推估在6月間。
單以SHELL新廠來看,其旗下配備一座年產77萬公噸的EG廠,一年乙烯使用量約40多萬公噸,等於將多出30多萬公噸乙烯產量、平均每月2萬多公噸料源在亞洲市場上拋售,勢必產生打壓行情效應。
法人認為,國內乙烯、丙烯下游衍生品生產廠首季獲利亮麗表現將不再出現,自第二季會開始走下坡,第三季更將趨於明顯。
2010.05.17 03:20 am
SHELL新加坡廠等三座合計年產280萬公噸乙烯的新產能拉至近滿載,日、韓總計年產460萬公噸乙烯的輕裂廠陸續復工,宣告亞洲乙烯、丙烯及下游衍生品市場,自6月將提前步入大幅回檔局勢。
法人表示,從上游供料商台塑化(6505)、中油,到聚乙烯(PE)廠台塑(1301)、台聚(1304);乙二醇(EG)廠東聯(1710)、中纖(1718);苯乙烯(SM)廠台苯(1310)、聚氯乙烯(PVC)廠華夏(1305);聚丙烯廠(PP)榮化(1704)等,均將遭波及。
中油主管指出,今年以來,亞洲市場最大的危機就是新產能投入。
繼天津石化旗下100萬公噸乙烯廠投產後,大陸另一座百萬噸級的鎮海煉化也達到產品合格水準;至於SHELL設於新加坡的年產80萬公噸乙烯新廠,現在操作產能也拉高至八成。
其次,原本從3月起進入歲修密集期的日、韓兩國共近十家輕裂廠,陸續復工,包括大韓石化、LG、日本昭和電工、Tosoh等都已完成歲修、復工,其他如韓國仁川石化、日本三菱化學也將重新開爐。
石化業者並表示,近來包括歐洲債信危機將影響消費力、原油持續走跌,以及美國乙烯市場近一個月來行情重挫一半等,都將把亞洲價格拉下來。
業者說,近期乙烯衍生品如PE、EG、SM、PVC等已開始有回跡象,後續只要上游原料乙烯等大幅壓回,勢必同步大幅反轉,時間推估在6月間。
單以SHELL新廠來看,其旗下配備一座年產77萬公噸的EG廠,一年乙烯使用量約40多萬公噸,等於將多出30多萬公噸乙烯產量、平均每月2萬多公噸料源在亞洲市場上拋售,勢必產生打壓行情效應。
法人認為,國內乙烯、丙烯下游衍生品生產廠首季獲利亮麗表現將不再出現,自第二季會開始走下坡,第三季更將趨於明顯。
2010年4月6日
2010塑化產業展望

2010/04/01 00:00 (康和證券 柯佳儀 提供)
產業循環:2009-2011年為谷底,在開工率調整下,產業邁入復甦期
圖一為歷年全球塑化產品平均利差走勢,2009-2011年為全球石化產業景氣低潮期,因國際大廠開始透過調整開工率的方式來調整產能開出情況,整體產業受到產能過剩衝擊有限,未來石化產業景氣將邁入復甦期。
石化業在09年下半年起逐步回升,今年將可維持復甦腳步
2009年上半年石化業延續2008年的不景氣,關廠、停工、裁員等消息仍層出不窮,各國為了提昇市場的需求,持續推出促進經濟發展的振興方案,加上全球主要廠商降低開工率因應新增產能衝擊,許多大廠新增產能計劃亦紛紛遞延,在中國對塑化產品需求持續成長,拉升亞洲塑化產品需求下,台灣與中國石化業的景氣在2009年下半年起逐步回升,預期2010年將可延續景氣復甦腳步。
乙烯供需分析
壹、乙烯為塑化產業代表指標
因乙烯所衍生的塑化原料種類極多,為需求最大之石化原料,五大泛用塑膠中有四種(PE、PVC、PS及ABS)是用其作原料,其中光是PE用量已達塑膠全部的4成比重,因此常用乙烯供需情況代表整體塑化產業景氣趨勢。
貳、乙烯市場持續供過於求,但長期來看將逐步好轉
佔全球乙烯用量46%的歐洲與北美洲景氣回溫,以及新興市場如中國、中東等乙烯需求持續成長,預計2010年全球的經濟呈現正成長,全球對於石化品的需求也會增加,在產能部分,2010年乙烯持續有新增產能開出,但是中東、中國石化廠延後完工、工廠運作不順、石化中心整合度不足、以及天然氣不足等因素影響下,新增產能對市場的衝擊持續遞延,加上國際大廠降低開工率,預期雖乙烯產出仍處於供過於求,但長期來看將逐步好轉。
參、2010年上半年乙烯廠歲修減緩新增產能所造成之衝擊
根據CMAI資料統計,2010年亞洲區乙烯新增產能達719.2萬噸,約佔亞洲區總產能15%,產能大幅增加衝擊乙烯已然供過於求的市場,不過因為上半年上游輕油裂解廠進入歲修期,歲修累計影響產能亦達707.7萬噸,在上半年歲修期間,預估新增產能對乙烯供需衝擊有限。
肆、乙烯價格在下半年將面臨較大壓力
在上游乙烯廠陸續歲修的支撐下,乙烯遠東區現貨價在1月份一度上揚至09年來新高價(1377美元/噸),不過中東新增產能陸續開出,加上原油價格走穩,乙烯現貨價持續回跌,目前乙烯現貨價約1150美元/噸,因乙烯廠歲修持續至5~6月,在原油價格維持目前水準的前提下,預估2Q10乙烯現貨價將落在1050~1150美元/噸,現貨價差較1Q10收斂,至於下半年,伴隨中東新廠產能順利開出,乙烯價格將面臨較大壓力,預估較2Q10價格跌幅接近1成。
伍、乙烯衍生塑化原料供需情況
乙烯約5-6成用以生產聚乙烯(PE),其次則為化纖原料乙二醇(EG)及其原料EO,合計佔乙烯用量1成多,另外PVC亦佔1成多的用量。
聚乙烯(PE)-今年新增產能達7%,長期供給壓力沉重
因全球最大聚乙烯(PE)出口商Sabic在今年1月宣布,1、2月將對亞洲長期合約客戶減量供料50%,另外大陸齊魯石化一座年產15萬公噸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廠、馬來西亞TITAL一座年產20萬公噸的同型產品生產廠也故障停爐,PE族群首季價格走勢相對強勢,尤其2月上游乙烯報價開始走跌, PE仍維持高報價水準。就長期趨勢來看,因國外大多為<輕油裂解-乙烯-PE>之一貫廠,中東新增產能也多為<天然氣裂解-乙烯-PE>一貫廠,PE產能隨著乙烯產能開出,預估今年PE新產能開出達全球總產能7%,上半年在部分國際大廠停工/停產下,價格壓力稍輕,但長期PE族群將面臨較大的供過於求壓力。
PE依製程可分為LDPE與HDPE。LDPE今年僅有泰國PTT Chem廠的30萬噸新產能開出,新增產能僅佔總產能2~3%,所受衝擊較小,產業展望較HDPE為佳,此廠原計劃09年開工,受到政治因素干擾持續遞延至今,今年預定3月底開工,產能能否順利開出將是影響今年LDPE報價走勢的重要因子。HDPE今年新增產能達總產能10%,價格壓力則相對沉重。
乙二醇(EG)-新增產能大量開出,報價有下滑壓力,中國市場為EG需求觀察指標
因SABIC位於中東延布(Yanbu)的兩條EG生產線,受到上游輕裂廠減產影響,被迫降低開工率,另外SABIC年產77萬公噸的EG生產廠自09年底故障停產,至今仍未復工,EG供給吃緊,而受到北半球暴風雪持續影響,做為抗凍劑原料的EG需求大增,下游加緊搶料,因此今年1月EG價格一度上揚至08年中以來高點,雖然3月受到原料乙烯價格持續滑落影響,EG價格回跌,但相對乙烯跌幅,EG利差仍維持相對高檔。
長期趨勢來看,預估EG今年新增產能高達總產能1成,增幅超過總需求的成長幅度,在首季國際大廠停工、停產問題解決後,加上下半年中東、中國及新加坡等大廠產能開出,產業供過於求情況持續,不過因廠商自09年起即計劃性的降低開工率,廠商開工率的下降可望減緩今年新增產能開出對價格的衝擊。目前中國大陸仍存在EG需求缺口,亞洲新增產能多以中國為主要市場,中國景氣與需求量的成長將是未來EG需求的重要觀察指標。
聚氯乙烯(PVC)-需求穩定成長,價格較具支撐
PVC製程可以分為電石法與乙烯法,中國大陸廠商以電石法為主,主要原料為煤炭,電石法目前佔全球產能約2-3成,其他廠商則仍以乙烯法為主,乙烯法主要原料為原油,生產成本較電石法為高,不過因品質較好,價格亦高於電石法PVC。電石法因對能源之消耗較高,且對環境污染較深,較有環保爭議,除此之外,中國煤炭價格與電價持續面臨上漲壓力,因此電石法的價格優勢逐漸喪失,不具經濟效益之電石法廠商開始停止生產,電石法PVC產能利用率下降。PVC為產量第三大之塑膠原料,應用範圍包含食衣住行等各項領域,其中又以管線建材為大宗,主要應用在基礎建設上,伴隨全球經濟復甦及中國政府針對農村居民提供的建材下鄉補貼政策,CMAI預估今年PVC需求年複合成長率可達6%,在PVC新增產能有限的情況下,可望支撐PVC價格走勢,2009年為開工率谷底,今年PVC開工率將逐步走揚。
亞洲地區未來將躍升為全球石化業主要市場
隨著中東與中國產能開出,亞洲區產能佔比逐步拉升,預估2012年亞洲區需求將佔全球比例達55%,亞洲區躍升為全球石化業的主要市場,其中主要需求將來自於中國市場,因台灣為中國塑化原料前五大進口國,伴隨中國市場成長,台系廠商可望同步受惠。
今年度東協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尼、泰國、 汶萊)與中國一般性產品關稅降為0%,就石化產品來看,東協關稅由09年的0.98%降至0.25%,台灣關稅仍維持6.49%,與東協相差6.24%。台灣今年可望與中國簽訂ECFA,因石化產品列入早期收穫清單,一但簽訂,台灣輸入中國的石化產品競爭力將大幅提高,目前台灣台灣出口至中國的主要石化產品依照金額高低分別為PTA、EG及ABS,最大受惠廠商將為南亞與台化。
2009年12月2日
塑膠:報價喊漲激勵股價,惟利差縮小,Q4獲利向下
2009-12-02 新聞速報 【時報記者何美如台北報導】
上游原料乙烯供應吃緊,大陸燕京石化、上海賽科石化PE生產廠又先後非計畫停爐,激勵台塑等國內廠商調漲12月產品內銷報價,其中聚乙烯(PE)漲幅4%至6%最多,激勵二線塑膠股走揚,早盤台聚(1304)、聯成(1313)漲停,亞聚(1308)、台達化(1309)、台塑(1301)、台苯(1310)等也都走揚。不過法人表示,乙烯漲幅過大,下游無法反應成本,第四季利差顯著縮小,加上業外收益也降低,估獲利表現將低於上季。
近期上游乙烯廠因歲修、停爐等因素,在市場供應吃緊下,推升價格向上,漲幅高達三成。不過下游因第四季多數進入銷售淡季,需求不強,無力反映原料成本的向上,目前利差明顯縮小,估第四季毛利率向下,本業獲利顯著下滑,且業外轉投資收益也降低,預期整體獲利將顯著下滑。不過二線塑化股前三季獲利嗆,目前本益比偏低,今日吸引部分買盤進場。
PE生產廠商近月來,由於大陸燕京石化、上海賽科石化PE生產廠,先後因機件故障非計畫停爐,致現貨行情近兩周來上漲達每公噸95美元,漲幅高達7.3%。且農業用膜在大陸北方進入需求旺季,造成大陸下游加工廠搶貨,連印度的下游廠商也加入行列。不過若用利差來看也縮小,預估第四季獲利將顯著下滑。
上游原料乙烯供應吃緊,大陸燕京石化、上海賽科石化PE生產廠又先後非計畫停爐,激勵台塑等國內廠商調漲12月產品內銷報價,其中聚乙烯(PE)漲幅4%至6%最多,激勵二線塑膠股走揚,早盤台聚(1304)、聯成(1313)漲停,亞聚(1308)、台達化(1309)、台塑(1301)、台苯(1310)等也都走揚。不過法人表示,乙烯漲幅過大,下游無法反應成本,第四季利差顯著縮小,加上業外收益也降低,估獲利表現將低於上季。
近期上游乙烯廠因歲修、停爐等因素,在市場供應吃緊下,推升價格向上,漲幅高達三成。不過下游因第四季多數進入銷售淡季,需求不強,無力反映原料成本的向上,目前利差明顯縮小,估第四季毛利率向下,本業獲利顯著下滑,且業外轉投資收益也降低,預期整體獲利將顯著下滑。不過二線塑化股前三季獲利嗆,目前本益比偏低,今日吸引部分買盤進場。
PE生產廠商近月來,由於大陸燕京石化、上海賽科石化PE生產廠,先後因機件故障非計畫停爐,致現貨行情近兩周來上漲達每公噸95美元,漲幅高達7.3%。且農業用膜在大陸北方進入需求旺季,造成大陸下游加工廠搶貨,連印度的下游廠商也加入行列。不過若用利差來看也縮小,預估第四季獲利將顯著下滑。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