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09年11月16日

為千萬噸原油配額中石化將百萬噸乙烯項目讓一半

鉅亨網楊祺 上海
2009 / 11 / 09 星期一 12:06

11月9日消息,據經濟觀察報報導,中石化和沙特基 礎工業公司(Sabic)宣佈成立合資公司中沙石化,雙方各 占50%股權,項目總投資約為183億元。其中,Sabic通過 現金的方式入股,而中石化則以設備入股。

Sabic入股的一個交換條件是承諾每年為中石化天津 煉廠提供1000萬噸的原油配額。中石化內部人士稱,中 石化不缺錢,缺的是原料。和Sabic成立合資公司,就是 拿市場換取對方穩定的原油供應。

中石化一位高層透露,和Sabic合資,其實也是為了 應對中東低成本化工產品的衝擊。不過,中石化石油勘 探開發研究院一位資深專家則稱,合資能夠換來穩定的 原油供應,體現了中石化的無奈。

對天津百萬噸乙烯項目的員工來說,中沙石化的成 立是個好消息。“管理將更嚴了。”一位員工幸災樂禍 地說,“但工資肯定會漲了。”

4年來,天津乙烯專案一直由中石化自主建設,目前 所有裝置均已中交,即將全面投入使用。屆時將每年生 產320萬噸化工產品,其中包括100萬噸乙烯,45萬噸聚 丙烯及聚乙烯,乙二醇等衍生物產品。

但沒有穩定的原油供應一直是中石化的“心病”。 中石化內部人士說,天津石化1000萬噸的煉化裝置原油 絕大多數來自中東,極少部分來自中海油。“但原油的 供應會隨著價格的變化而變得不可靠。”

一套千萬級的煉化裝置如果停工一天,損失動輒上 億。“所以能夠有穩定的油源,有時候比什麼都重要。 ”該內部人士說。

招商證券石化行業首席分析師裘孝峰認為,對中石 化來說,合資能夠得到穩定的原料,同時又能夠把一部 分風險分擔出去。“去年,中石化受累國際高油價致使 巨虧,如果是合資公司,那風險就會分攤一部分出去。 ”裘孝峰說。

Sabic是全球第五大石化公司,2008年淨利潤達到5 8.6億美元,銷售總收入達402億美元。這家公司尤其在 聚乙烯、聚丙烯、乙二醇、甲醇及化肥製造等領域都處 于世界領先地位。

不過,Sabic的業務卻主要集中在亞太以外的地區, 在中國的業務幾乎一片空白。因此,打開中國市場變得 迫不及待。

中石化高層說,Sabic和中石化合作,主要是看中了 中石化在國內市場上的地位。“對Sabic而言,穩定的石 油輸出也很重要。”中石化勘探開發研究院專家說。

薩烏德王子表示,與中石化的合作,Sabic將在中國 市場加強工業產能、服務中心和銷售網路的投資和建設 ,以實現在中國市場的迅速增銷。

“它們的優勢在于原料,我們的優勢在于市場,合 資對雙方來說是一個共贏的結果。”中石化高層說。王 天普則表示,未來雙方不僅會在國內建合資企業,還將 在中東等國外地區一起建廠。

據瞭解,天津百萬噸乙烯項目主要包括100萬噸/年 乙烯裝置和8套乙烯衍生物化工裝置及界區公用工程系統 。據王天普介紹,該項目的年產100萬噸乙烯裝置是國內 最大的單套裝置,45萬噸聚丙烯裝置則是世界上最大單 套裝置。

中石化內部人士抱怨說,整個廠子、所有設施和設 備都是中石化建起來的,大家為這個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現在有一半股權都給他們了,說給就給了。”

儘管雙方一致認為合資是一個雙贏的結果,但這並 不能掩飾住中石化的無奈。中石化的原油70%需要進口, 每年都需要進口近1億噸原油,天津石化更是幾乎所有原 油都來自中東,在原料上一直受制于對方。

據資料顯示,天津煉油一體化專案是在2005年底被 發改委正式批准,但直到2008年6月才與Sabic簽署戰略 合作諒解備忘錄。今年7月7日項目投資主體變更報告才 最終獲得發改委的批復。

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的專家說,雙方其實一 直在接觸,但談了幾次都沒有談妥。據悉,在股權方面 ,雙方也曾存在爭議,中石化希望能夠控股,但沙特則 希望能夠平分。

在中石化與其他跨國石油公司的合資項目上,中石 化多數時候都會擁有更多的股份。但在天津乙烯專案上 ,中石化顯然讓步了。

裘孝峰說,即使這次不讓Sabic參與進來,它也會想 辦法在中國自己建廠,只不過過程比較複雜而已。“如 果Sabic自己在華建廠,那時候對中石化的衝擊肯定更大 。”中石化內部人士稱。

中石化高層說,與Sabic合資經營,不僅是為了原油 供給,也是應對中東化工品衝擊的一種舉措。

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專家說,中東的下游化 工產品價格低,生產成本是國內同類產品的30%~40%,即 使加上運費和關稅,也就60%~70%,成本優勢非常明顯。 2008年,中東新建了6個乙烯裝置,基本上都位于伊 朗和沙特。這導致整個中東的產能同比增加了56%以上, 預計兩年后,中東乙烯產能將占去全球的1/5。乙烯是絕 大部分化工品的基本原料。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資訊部副主任祝窻 說,目前中東的裝置都因為經濟危機延后了,但一旦開 動起來,對國內的衝擊就不可想像。“國內廠家將來在 中東的化工品衝擊下將無能為力。”勘探開發研究院專 家說。

作為國內最大的化工品生產商,受中東衝擊最大的 無疑是中石化了。“和沙特公司合資建廠是一個比較好 的應對方式。”祝窻說。

中石化內部人士說,中東的化工品大規模進入國內 市場是遲早的事情,與其千方百計地設防,不如與其積 極合作,才不至于太被動。

面對潛在的衝擊,近來中石化廣泛發展和中東國家 的合作。10月底,中科合建煉油項目在湛江市東海島落 戶。

東海島煉化項目總投資600億元,由中石化與科威特 石油公司合資建設,中石化占50%股份。規劃煉油能力每 年1500萬噸,乙烯產能100萬噸。

中石化內部人士說,未來類似的合資項目還會有很 多

台灣尼龍廠依賴大陸風險與商機並存

台灣尼龍廠佳訊頻傳,除了中國大陸初判稅率報佳音外,兩岸未來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台灣尼龍廠挾零關稅優勢,進入大陸市場將如虎添翼。

但台灣尼龍業過度依賴大陸市場的結果,整整半年時間,台灣尼龍廠的心情如洗三溫暖,印證尼龍這市場,成也大陸,敗也大陸,更足以說明大陸市場風險與商機並存。

大陸近兩年尼龍聚合新增產能將逐漸開出,除了福建地區的力恒一套日產能200噸的設備已于8月開出,明年中,溫州的華建預計也有一套100噸的產能新加入市場。新產能效應,引起台灣廠家高度關注。

相較于聚酯產品,由於尼龍的跨入門坎技術難度高、資金龐大,台灣化纖廠力鵬及集盛在1997年金融風暴後,轉戰尼龍市場,經過長時間耕耘,以品牌、品質及成本優勢,逐漸與大陸市場競爭區隔。

相較之下,近年來大陸尼龍擴充產能仍集中在下游尼龍抽紗,上游尼龍聚合擴充能量有限,大陸主要尼龍一貫廠廣東新會美達及宏福等開出的產品,無法滿足當地下游需求,轉而對台灣尼龍一貫廠力鵬、集盛進口尼龍切片。

大陸紡織廠在長期依賴進口尼龍粒後,決定積極朝上游聚合廠挑戰,近兩年將是大陸新增產能的高峰期。

大陸對進口尼龍粒反傾銷初判的結果,高關稅的壁壘,讓台灣尼龍廠更進一步拉開和歐美、俄羅斯等外敵的競爭拉距,但台灣尼龍產業長期發展「頭重腳輕」,一貫化產銷供應鏈崩解,上游尼龍粒與下游尼龍絲產能差距過大,讓尼龍粒只能依賴外銷出口,外銷又孤注一擲于大陸市場,廠商若不積極分散市場,雖然過了反傾銷這一關,但還是要擔心下一次大陸出招。

2009年11月5日

塑膠回收的編號及標誌



塑膠分類標誌(Resin identification code)或稱合成樹脂識認碼、塑膠材質編號、塑膠材料編碼與塑料編碼,是美國塑膠工業協會(Society of the Plastics Industry)於1988年所發展出來的分類編碼方式。

絕大多數的塑膠皆可回收,但需要因它們不同的聚合物種類而分類。由於挑選、蒐集、清潔與再加工的困難性及昂貴的價格,目前經濟上只能夠應付回收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與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 polyethylene,HDPE)。聚氯乙烯宣稱可以被回收,但事實上它不是單一材料,而是廣泛含有各類有毒的添加物來應用在不同的用途上。聚氯乙烯基本上應屬於有毒廢棄物。熱塑性塑料可以重新加熱熔塑,但是熱固性塑料只能夠壓碎當作絕緣物。

塑膠分類標誌的符號包含了順時針轉的箭頭,形成一個完整的三角形,並將編碼包圍於其中。通常在三角形之下會標上代表塑膠材料的縮寫。

當該標誌的編碼被省略時,這個符號就變成通用的循環再造標誌,用來指稱一般可回收的材料。在這個狀況下,其他的文字與標記將用來指稱使用過的材料。

使用循環再造標誌加上塑膠材料編碼持續地使得消費者誤以為這些塑膠是可以被迅速地回收的。在美國大多數的社區中,在重複利用與資源回收計畫裡只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與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 polyethylene,HDPE)是可以被收集的。但有一些地區,如市場,則是增加可以收集的塑膠種類範圍。

並非由誤解所傳聞的,塑膠材料編碼的數字並不代表這個材料被回收的難度,也不代表這個材料被回收的頻率。它只是一個隨意的號碼,並沒有對特定的塑膠材料有特定的意義。

Unicode的編碼標準也包括了塑膠分類標誌,編碼自U+2673至U+2679。而其基礎的循環再造標誌則被編碼為U+267A。

塑膠分類別的代號.寫1或01都對.而三角順時鐘有箭頭的標誌為回收三角回收的標誌圖形.

1為PET、2為HDPE、3為PVC、4為PP、5為LDPE、6為PS、7為OTHET其他1、PET(聚乙烯對苯二甲酸脂)(寶特瓶)

塑膠回收代碼1號是PET,用在容器上就是俗稱的寶特瓶。PET最初的用途是做為人造纖維,及底片、磁帶等,在 1976 年才用於飲料瓶。寶特瓶的硬度、韌性極佳,質量輕(僅玻璃瓶重量的1/9 ~ 1/15),攜帶和使用方便,生產時能量消耗少,加上不透氣、不揮發,耐酸鹼,是碳酸飲料的好包材,廣為大容量的汽水瓶使用。而國際的趨勢亦顯示PET將是容器的主流,除碳酸飲料外,如清潔劑、洗髮精、礦泉水、食品用油、調味品、甜食品、藥品、化妝品、及含酒精飲料的包裝瓶子,都已在大量使用寶特瓶。
辨識法:寶特瓶通常是無色透明的,有的加色成淺綠淺藍或茶色。 圓的PET瓶底下方有一圓點,瓶身其他地方無接縫,是最簡單的辨識方法。

2、HDPE(高密度聚乙烯)(塑膠袋)
PE(聚乙烯)是工業、生活上應用最廣的塑膠,一般常分為高密度聚乙烯(HDPE)與低密度聚乙烯(LDPE)兩種,HDPE較LDPEE熔點高、硬度大,且更耐腐蝕性液體之侵蝕。PE對於酸性和鹼性的抵抗力都很優良,目前市面上所見到的塑膠袋及各種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塑膠瓶幾乎都是PE所製造,像清潔劑、洗髮精、沐浴乳、食用油、農藥…等,大部份以HDPE瓶來盛裝。  
辨識法:多半不透明,手感似臘,塑膠袋揉搓或摩擦時有沙沙聲。

3、PVC(聚氯乙烯)(礦泉水瓶)
PVC材質的發明相當早,且多方應用於工業產品中,由於PVC同樣具有其他塑膠材質的優點,且在加工上、可塑性上相當優良,加上價錢便宜,使用量很普遍,但大多在非食品方面,像水管、雨衣、書包、建材、塑膠膜、塑膠盒等等。由於PVC瓶透氣性高,不會用來盛裝碳酸飲料,在食品容器上以礦泉水為最大宗,沙拉油瓶亦有部份使用PVC。另外PVC膜遇熱收縮度很好,廣泛用於盒外包裝及瓶外標籤上。  
辨識法:圓的PVC瓶底部為一條直線,是與寶特瓶的差別所在。PVC用力折會有白痕出現,在太陽底下長時間曝曬後會變鐵紅色;用火燒在邊緣會有青色火焰,延燒性差,所以火源一離開就停止燃燒是其特色。(註:燃燒PVC時可能會釋出氯乙烯有毒單體,請在空曠通風處試驗。)

4、PP(聚丙烯)(豆漿瓶)
熔點高達167℃,耐熱,製品可用蒸氣消毒是其特點;PP與PE可說是二兄弟,但若干物理性能及機械性能比PE好,因此製瓶商常以PE製造瓶身,瓶蓋和把手用有較大硬度與強度的PP來製造,當然也有直接以PP製瓶的,最常見的是豆漿、米漿瓶,另有部份沙拉油瓶及乳品瓶罐。不過比較大的容器像水桶、垃圾桶、洗衣槽、籮筐、籃子等等多是以PP做成。PP做成的免洗餐具在台灣也相當風行,像「辦桌」宴會上常見的紅色塑膠碗、以及盛裝微波食品的塑膠盒,就是以 PP 做成。  
辨識法:PP和PE很難分出,一般來說PP的硬度較高,且表面較有光澤, PE則像蠟製器,燃燒時PE的蠟燭味較重。

5、LDPE(低密度聚乙烯)(塑膠袋、牛奶瓶)
LDPE在現代生活中可謂無所不在,不過不是因為它做成的容器,而是你隨處可見的─塑膠袋。大部份的塑膠袋和塑膠膜是用LDPE做成的。LDPE做成的容器若不加色料多呈半透明像牛奶瓶、軟片盒等。  
辨識法:LDPE做成的塑膠袋較柔軟,揉搓時較不會發出沙沙聲,外包裝塑膠膜軟而易撕的是LDPE,較脆而硬的是PVC或PP膜。

6、PS(聚苯乙烯)(養樂多瓶、保麗龍餐具)
PS吸水性低,且其尺寸安定性佳,可用射模、壓模、擠壓、熱成型加工,PS主要應用於建材、玩具、文具、滾輪、鑲襯(像冰箱的白色內襯)等,及工業的包裝緩衝材料。未發泡的PS在食品容器上有乳品業的瓶罐如養樂多、優酪乳、布丁盒、外帶奶茶杯、速食店飲料的杯蓋..等。發泡後的平板經真空成型廣泛用於一次性餐具,如保麗龍免洗餐具;另有以模具發泡成型者(上面有粒狀物)用於部份泡麵碗及咖啡杯、包裝用如冰淇淋盒、蛋糕盒等;衛生署規定以聚苯乙烯為原料的餐具不適合盛裝100℃以上的食品,所以保麗龍餐具也不適合裝100℃以上的食品,剛炸好的食品還是請稍冷卻後再放進去,也不要把油性食品包在保麗龍容器內放進微波爐裡加熱。
辨識法:未發泡的製品,輕折就有白痕出現,並有擴散現象,通常以手即可撕裂。

7、OTHET(其他)其他類塑膠材質標示7號的情形很多,在回收處理上也較困難。

2009年11月4日

藍山屯河聚酯PBT項目投產努爾•白克力剪彩並講話

10月28日上午,新疆藍山屯河聚酯有限公司年產6萬噸PBT項目在昌吉投產。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出席項目投產儀式並講話。

PBT全稱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是世界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力學性能、耐熱、耐化學藥品、電性能優良,主要用于汽車、電子電器等領域。藍山屯河聚酯PBT項目總投資4億元人民幣,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0億元,將填補西北地區高分子工程材料生產的空白。

努爾·白克力代表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對項目投產運營表示祝賀。他說,這是在我區全力以赴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克服“7·5”事件影響,促進自治區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發展的關鍵時期實施的一個重大項目。藍山屯河化工有限公司作為目前我區最大的一家外商投資企業,在石油化工及新材料開發方面具有先進的技術和雄厚的實力。自治區將一如既往地支持藍山屯河的發展,為保障項目順利實施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大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希望藍山屯河集團公司緊緊抓住新疆大開發、大發展的重要機遇,不斷加大在疆投資力度,積極參與和支持新疆開發建設。

藍山(中國)資本投資有限公司總裁、新疆藍山屯河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唐越在儀式上表示,將積極貫徹執行自治區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加快新型工業化建設,搶抓機遇、快速發展、穩健經營,在石油化工新材料領域做大做強,力爭用3年時間發展成為“主業突出、業績優良”的上市公司及西部大型地方石油化工龍頭企業,為新疆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儀式後,努爾·白克力等參觀了PBT生產車間。(完)(實習編輯:王 博)